ZBLOG

白酒糖化和发酵的区别是什么

1. 定义与作用

  • 糖化:将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糖的过程。
  • 通过酶(如α-淀粉酶、糖化酶)的作用,将谷物(如高粱、小麦)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、麦芽糖等单糖或双糖,为后续发酵提供底物。

  • 发酵: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和风味物质的过程。
  • 酵母菌利用糖化产生的糖分进行无氧代谢,生成乙醇、二氧化碳及酯类、酸类等风味成分。

    白酒糖化和发酵的区别是什么-图1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2. 参与微生物

  • 糖化:主要由霉菌(如曲霉、根霉)分泌的酶催化完成。例如大曲中的黑曲霉、米曲霉。
  • 发酵:主要由酵母菌主导(如酿酒酵母),部分细菌(如乳酸菌)也可能参与,贡献风味物质。
  • 3. 反应条件

  • 糖化
  • 需适宜的温度(通常25-35℃)和湿度激活酶的活性。
  • 固态糖化(如传统大曲法)可能持续1-3天。
  • 发酵
  • 需无氧环境,温度控制更严格(如20-30℃避免酵母失活)。
  • 时间较长,通常7-30天,甚至数月(如酱香型白酒)。
  • 4. 产物差异

  • 糖化:主要生成葡萄糖、麦芽糖等可发酵糖,同时产生少量前驱风味物质。
  • 发酵:生成乙醇、CO₂及复杂风味物质(如乙酸乙酯、乳酸乙酯等)。
  • 5. 工艺关系

  • 传统固态发酵:糖化与发酵可能同步进行(边糖化边发酵),例如大曲酒生产中,霉菌和酵母在窖池存协作。
  • 液态发酵:常分阶段进行,先糖化再发酵。
  • 总结

    糖化是发酵的基础,为酵母提供“食物”;发酵则是酒精和风味形成的核心。两者虽可能同时发生,但作用机制、微生物参与及产物截然不同,共同决定了白酒的出酒率和风味复杂度。

    白酒糖化和发酵的区别是什么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