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避光保存
原因:紫外线会加速酒体氧化,破坏酯类等风味物质。方法:存放于阴凉处(如柜子、地下室),避免阳光直射;若为透明玻璃瓶,可用深色布或纸包裹。2. 恒温恒湿
温度:理想温度12-25℃。避免高温(酒精挥发)或低温(酒体浑浊,长期可能影响口感)。湿度:建议60%-70%湿度。过湿易导致标签霉变或金属瓶盖生锈,过干可能影响密封性(如木塞干缩)。3. 直立存放
白酒无需像葡萄酒横放润塞,直立可减少酒液与瓶盖接触,降低密封材料腐蚀风险(尤其金属/塑料盖)。4. 密封性检查
定期检查瓶口是否渗漏,确保封口膜/蜡完整。若发现松动或破损,可用食用蜡或保鲜膜加固密封。5. 避免震动与异味
震动:频繁晃动可能加速分子运动,影响酒体稳定,甚至导致酯类物质分解。异味:远离厨房、化学品等区域,防止酒体吸附异味。6. 注意酒精度与香型
高度酒(≥50%vol):更适合长期保存(酒精抑制微生物活性)。低度酒(≤40%vol):建议5年内饮用,久存易水解变酸。香型差异:酱香/浓香更耐储藏,清香型适合尽早饮用。7. 特殊材质处理
金属盖:高湿度环境下易锈蚀,可涂少量食品级润滑油防锈。陶瓷瓶/陶坛:需确保釉面完整,避免透气导致挥发。8. 长期收藏建议
保留原包装盒(防磕碰、避光)、记录生产批次信息。避免频繁挪动,维持环境稳定。注意:即便保存得当,白酒也可能因工艺差异产生沉淀(属正常现象),不影响饮用。若出现明显酸败、刺鼻异味,则可能已变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