浓香型白酒(如五粮液、泸州老窖等)的酿造工艺以“泥窖固态发酵”为核心,强调多粮复合香气和“窖香浓郁、绵甜甘冽”的特点。其酿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步骤:
1. 原料处理
多粮配比:以高粱为主料,搭配大米、糯米、小麦、玉米等(如五粮液的“五粮配方”)。粉碎:将粮食粉碎至合适粒度(如高粱需破皮成4-6瓣),以利于蒸煮糊化和微生物作用。2. 配料与润粮
续糟配料:保留部分上一轮发酵的酒糟(称为“母糟”),与新粮、糠壳按比例混合,形成“粮醅”。润粮:加水润湿原料,促进淀粉吸水膨胀,为后续蒸煮做准备。3. 蒸煮糊化
混蒸混烧:将润好的粮醅与发酵好的酒醅分层装入甑桶,同时进行蒸粮(糊化淀粉)和蒸酒(蒸馏取酒)。此工艺能促进粮香与酒香的融合。4. 摊晾拌曲
降温:蒸煮后的粮醅摊晾至适宜温度(约20-25℃)。加曲:拌入中高温大曲(曲温55-60℃),用曲量约20%-25%。大曲中的微生物(如己酸菌、丁酸菌)是窖香物质(如己酸乙酯)的主要来源。5. 入窖发酵
泥窖发酵:酒醅分层入泥窖(窖池以黄泥为壁,富含窖泥微生物),窖龄越老,风味越优。发酵周期:45-90天,采用“低温缓慢发酵”工艺。窖内形成厌氧环境,促进酯类、酸类等风味物质生成。分层取醅:不同层次的酒醅因微生物分布差异,产生不同风格的基酒(如上层酒偏清爽,下层酒窖香浓郁)。6. 蒸馏取酒
分层上甑:发酵后的酒醅分层装甑,缓火蒸馏,利用“量质摘酒”技术分段取酒。分级贮存:头酒(含杂质,用于调味)、中段酒(优质主体酒)、尾酒(酸味重,回窖发酵)。7. 贮存老熟
陶坛陈放:新酒在陶坛中贮存1-3年,通过氧化、酯化等反应使酒体柔和,香气协调。风味形成:窖泥中的己酸菌代谢产生的己酸乙酯成为主体香气,与粮香、曲香形成复合香。8. 勾调与灌装
基酒组合:按风味需求调配不同轮次、层次的基酒,辅以调味酒(如老酒、特殊工艺酒)平衡口感。过滤灌装:经活性炭或膜过滤后,检测酒质,灌装成品。工艺核心特点
泥窖续糟:连续使用老窖,微生物群落稳定,窖香突出。多粮协同:不同粮食的淀粉、蛋白质比例影响酒体醇厚度和香气复杂度。分层管理:从发酵到蒸馏的分层工艺,保障风味层次。浓香型白酒的独特风格源于泥窖微生物与多粮配方的协同作用,最终形成“香、醇、绵、甜”的典型特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