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蒸馏阶段与酒精度数
头酒(酒头):初始阶段(约78°C开始),酒精度可达75-85度,但含较多甲醇、醛类等杂质,需弃用或单独收集(通常取总出酒量的0.5%-1%)。中酒(酒心):核心优质部分,酒精度通常在70-80度之间,杂质少、口感纯净,可直接饮用或勾调。尾酒(酒尾):后期阶段(酒精度低于50度),含高级醇、脂肪酸等,口感浑浊,需单独收集或复蒸。2. 理想出酒度数范围
白酒类:通常建议中段酒精度控制在70-75度(接酒温度约20-25°C),便于后续陈酿和勾调。风味平衡:酒精度过高(如85度以上)可能损失风味物质,过低(如60度以下)则易浑浊、保质期短。3. 影响因素
蒸馏设备:壶式蒸馏器出酒度数较高(可达85度),塔式蒸馏器可精准分层。发酵质量:发酵充分的醪液能提取更多酒精,提高出酒率。火候控制:小火慢蒸利于分离杂质,大火易混入尾酒成分。4. 操作建议
分段接酒:每100斤粮食约分3-5段,头酒弃去后,每段接酒量按10%-15%逐步切换。测量方法:使用酒精计(需温度校正)或观察酒花:80度以上酒花大如黄豆、消散快;60度以下酒花细密、持久。安全提示:避免明火接触酒精蒸气,保持通风。5. 后续处理
陈酿:高度原酒(70度以上)需降度至50-60度后贮存,利于酯化反应提升风味。勾调:可将不同段位酒液按比例混合,平衡口感。示例流程:
1. 弃去头酒100ml(以20斤醪液计);
2. 接中酒至酒精度降至70度,约占总出酒量60%;
3. 尾酒单独收集,下次蒸馏回锅。
合理控制出酒度数既能保障安全性,又能优化风味和出酒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