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白酒中塑化剂污染途径有哪些

白酒中的塑化剂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、储存、运输等环节中与塑料制品的接触,以及环境或非法添加等因素。以下是具体的污染途径分析:

1. 生产过程中的塑料设备迁移

白酒在酿造和加工过程中,可能接触到含塑化剂的塑料工具或管道,例如:

白酒中塑化剂污染途径有哪些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塑料管道与容器:如塑料接酒桶、输酒管、酒泵进出乳胶管等,这些材料在酒精浓度高、温度较高或长时间接触的条件下,塑化剂(如DBP、DEHP)会迁移到酒体中。
  • 密封材料:封酒缸的塑料布或塑料密封垫也可能释放塑化剂。
  • 实验数据支持:使用塑料管道输送酒精时,DBP含量显著增加;而不锈钢管道则未检出塑化剂,表明材料选择直接影响污染风险。
  • 2. 运输与储存中的塑料接触

    白酒在运输和储存环节中,可能因使用塑料包装或容器导致二次污染:

  • 塑料包装材料:如塑料内盖、塑料袋、塑料瓶或塑料桶等,尤其是长期存放时,酒精与塑料接触会加速塑化剂的溶出。
  • 散装酒风险:散装白酒使用塑料容器盛装的情况较普遍,导致塑化剂超标问题更突出。
  • 3. 酿酒原料的环境污染

    环境中的塑化剂通过水、土壤等介质污染原料作物,进而进入白酒:

  • 水源污染:酿酒用水可能含有塑化剂,即使企业使用纯净水,处理过程中也可能无法完全去除。
  • 原料作物污染:高粱、大曲等原料在种植过程中可能吸收环境中累积的塑化剂,其中大曲中的DBP含量尤为突出。
  • 4. 非法添加行为

    尽管塑化剂严禁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,但不法厂商可能出于以下目的人为添加:

    白酒中塑化剂污染途径有哪些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伪造酒液品质:通过添加塑化剂(如DBP)使酒液呈现粘杯挂杯的视觉效果,伪装“陈酿”特征。
  • 5. 其他潜在途径

  • 温度与酒精浓度:高温、高酒精度和长时间贮存会加速塑化剂从塑料制品中的迁移。
  • 包装材料:低价塑料瓶盖、酒桶等风险较高,而采用“以钢代塑”的企业能显著降低污染。
  • 风险控制与建议

  • 企业措施:大型酒企逐步推广不锈钢设备替代塑料工具,减少迁移风险;小型企业需加强监管。
  • 消费者选择:避免购买塑料包装的散装酒,优先选择玻璃或陶瓷容器产品。
  • 国家标准:我国规定白酒中DEHP和DBP的安全限值分别为5mg/kg和1mg/kg,符合此标准时健康风险可控。
  • 综上,塑化剂污染的核心在于生产环节的塑料接触和环境介质的间接污染,企业需从源头控制材料选择,消费者则需关注包装安全性。

    白酒中塑化剂污染途径有哪些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