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假酒200万案件立案标准是多少

一、立案标准

假酒案件属于《刑法》中的“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”,其立案标准依据销售金额货值金额确定:

1. 已销售金额≥5万元:直接构成刑事立案标准。

假酒200万案件立案标准是多少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未销售货值≥15万元:即使未实际售出,库存货值达15万元以上也可立案。

3. 混合计算情形:已销售金额不足5万元时,若将已售金额乘以3倍后与未售货值合计≥15万元,仍构成立案。

对于200万元的大额案件,显然已远超上述最低立案门槛,直接进入刑事追诉程序。

假酒200万案件立案标准是多少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二、量刑标准

根据《刑法》第一百四十条,假酒案件按销售金额分为四档量刑,200万元属于最高档:

1. 销售金额≥200万元

  • 主刑:处15年***或***。
  • 附加刑:并处销售金额50%以上2倍以下罚金,或没收财产。
  • 三、其他关联罪名考量

    若假酒同时涉及其他违法行为,可能构成数罪竞合,需择一重罪处罚:

    假酒200万案件立案标准是多少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1. 假冒注册商标罪:若假酒使用他人商标,销售金额≥5万元即构成此罪,但刑罚最高为7年***。相比之下,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在200万元时的量刑更重(15年或无期),因此通常以此罪定罪。

    2. 食品安全相关罪名:若假酒存在有毒有害成分,可能构成“生产、销售有毒、有害食品罪”,最高可判***,但需根据具体危害结果认定。

    四、司法实践中的关键点

    1. 金额认定:包括实际销售金额、标价或市场中间价计算,需结合物证、书证、电子数据等证据链综合认定。

    2. 主观明知:需证明销售者明知是假酒仍进行销售,否则可能影响罪名成立。

    3. 退赃与立功:主动退赃或提供其他犯罪线索(如立功)可能减轻刑罚。

    假酒案件金额达200万元时,直接适用《刑法》第一百四十条,以“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”立案,量刑为15年***至***,并处高额罚金或没收财产。若涉及其他更严重情节(如危害公共安全),可能加重处罚。司法实践中需结合具体证据链及行为性质综合判定罪名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