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关于浓香型白酒的术语大全及解释,涵盖原料、工艺、品鉴和市场等维度,帮助系统性理解这一香型特点:
一、基础概念
1. 浓香型白酒
定义:以粮谷为原料,经传统固态发酵、蒸馏、陈酿而成的白酒,主体呈香物质为己酸乙酯,具有"窖香浓郁、绵甜甘冽"的典型风格。代表品牌:五粮液、泸州老窖、洋河等。2. 单粮浓香 vs 多粮浓香
单粮:以高粱为主料(如泸州老窖),突出纯粮窖香。多粮:高粱+小麦/大米/玉米等(如五粮液),呈现复合粮香。二、核心工艺术语
3. 老窖池
窖龄≥30年的泥窖,窖泥中富含己酸菌等微生物,是生成浓香型主体风味的关键。窖龄越长,酒体越醇厚。4. 续糟配料
工艺特点:每轮发酵后保留1/4母糟(酒醅)循环使用,保证微生物菌群稳定延续,形成"千年老窖万年糟"的传承体系。5. 混蒸混烧
蒸馏工艺:原料与酒醅同时蒸馏,蒸粮与蒸酒同步完成,粮香与酒香充分融合。6. 双轮底发酵
特殊工艺:将窖底酒醅延长发酵周期至2轮(约120天),增强窖底香和酯类物质含量,常用于调味酒生产。三、感官品鉴术语
7. 窖香
嗅觉:类似菠萝、苹果等水果香气混合窖泥陈腐感,来源于老窖池微生物代谢产物。8. 陈香
嗅觉:储存5年以上的酒体产生的类似檀木、药材的复合香,由酯类水解和氧化反应形成。9. 绵甜
口感:入口甜味柔和持久,源自发酵产生的多元醇(如甘油)及低度酸酯平衡。10. 尾净
余味:酒液咽下后无杂味残留,体现优质基酒勾调与过滤工艺的精细度。四、风味物质解析
11. 己酸乙酯
浓香型主体香成分,阈值低(0.076mg/L),贡献水果甜香,含量通常>2.5g/L。12. 四大酯类平衡
己酸乙酯、乙酸乙酯、乳酸乙酯、丁酸乙酯的黄金比例约为5:3:2:1,失衡会导致香气冲或发闷。13. 酸酯比
优质浓香型总酸/总酯≈1:5,酸度过低显腻,过高则***。五、产品分级术语
14. 特曲/头曲/二曲
按蒸馏段位分级:特曲取酒头(酯类最富集),头曲取中段,二曲为尾段,品质依次递减。15. 年份原浆
市场概念:基酒最低储存年限标注(如古井贡酒年份原浆),需注意是否含老酒比例。16. 地理标志产品
如"宜宾浓香酒"需满足:当地糯高粱、岷江水源、泥窖发酵等地理保护标准。六、品鉴实操指南
观色:优质浓香酒体微黄透明(长期储存氧化结果),悬浮物≤0.1g/L。闻香:杯壁留香≥15秒为佳,注意窖香/粮香/陈香层次。尝味:酸甜苦咸鲜五味协调,忌单薄或过***。附:浓香型与其他香型对比
| 特征 | 浓香型 | 酱香型 | 清香型 |
|--||||
| 主体香物质 | 己酸乙酯 | 吡嗪类化合物 | 乙酸乙酯 |
| 发酵容器 | 泥窖 | 石窖 | 地缸 |
| 代表酒精度 | 52%vol | 53%vol | 42%vol |
| 储存周期 | 3-5年 | 5年以上 | 1-3年 |
掌握这些术语可精准描述产品特色,在品鉴、工艺讲解及市场营销中建立专业话语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