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自己酿的酒可以出售吗现在

酿酒的香气在厨房里飘散,但若想让它走进市场,可不仅仅是“倒进瓶子”那么简单。 随着家庭酿酒文化的兴起,越来越多人好奇:自己酿的酒能否合法出售?答案是肯定的,但必须跨过法律、质量、渠道等多道“门槛”。就像一位酿酒师需要耐心等待发酵,想要把自酿酒变成商品,也需要一步步完成“合规发酵”。

法律红线:无证售卖即违法

根据我国《食品安全法》,酒类属于食品范畴,销售前必须取得《食品生产许可证》。家庭自酿酒若未通过生产环境、工艺流程等审核,私自销售可能面临最高货值金额20倍的罚款。例如,2021年浙江某农户因无证售卖自酿杨梅酒被查处,直接经济损失超10万元。自酿酒想要“走出家门”,先得给作坊穿上“合规外衣”——注册个体工商户或公司,并申请相关资质。

自己酿的酒可以出售吗现在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质量关卡:舌尖上的安全账

自酿酒常被贴上“纯天然”标签,但家庭环境难以控制微生物指标。国家标准规定,酒类必须检测甲醇、重金属等12项安全指标。曾有消费者因饮用未检测的家庭米酒导致中毒,最终卖家承担全部医疗费用。自酿酒上市前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报告,并明确标注生产日期、成分表等信息,让消费者喝得放心。

渠道选择:线上线下各有门道

线下销售需办理《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证》,并与超市、餐馆签订正规供货合同;线上渠道则需提供检测报告、生产资质等文件,且平台禁止销售散装酒。有趣的是,部分家庭酒坊通过“体验式营销”破局——例如开办酿酒课程,学员亲手参与酿造后可直接认购成品,既规避零售风险,又增强用户黏性。

税务与商标:小酒瓶里的大学问

即使月销售额低于3万元免征增值税,仍需完成税务登记并开具收据。更隐蔽的风险在于商标:山东一果农自创“山野蜜酒”品牌,却因未查询商标库,被***侵权赔偿5万元。建议酿酒人提前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检索商标,并为产品设计专属“身份证”。

自己酿的酒可以出售吗现在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酿酒从厨房到市场,本质是一场从“情怀”到“责任”的蜕变。 合法资质是通行证,质量安全是生命线,而创新运营则是突破口。正如一坛好酒需要时间沉淀,合规经营虽繁琐,却能赋予自酿酒真正的商业生命力。当每一滴酒都经过法律与良心的“双重发酵”,这份手艺才能飘香更远。

自己酿的酒可以出售吗现在-图3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