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酒勾兑是白酒生产中的关键工艺环节,其标准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,涵盖原料、工艺、理化指标、卫生安全等方面。以下是白酒勾兑的主要标准和要求:
一、基础分类标准
白酒勾兑需根据生产工艺类型遵循不同标准:
1. 固态法白酒(GB/T 10781系列)
2. 液态法白酒(GB/T 20821)
3. 固液法白酒(GB/T 20822)
二、理化指标标准
勾兑后的白酒需满足以下理化要求(以主流香型为例):
| 指标 | 浓香型(示例) | 酱香型(示例) | 液态法白酒(示例) |
|--|-|-|--|
| 酒精度(%vol)| 40-60 | 53-57 | ≥30 |
| 总酸(g/L) | ≥0.40 | ≥1.50 | 无强制要求 |
| 总酯(g/L) | ≥2.00 | ≥2.00 | 无强制要求 |
| 甲醇(mg/L) | ≤0.6(GB 2757)| ≤0.6 | ≤0.6 |
| 铅(mg/L) | ≤0.5 | ≤0.5 | ≤0.5 |
三、感官标准
勾兑需符合香型典型风格,如:
感官评价由专业品酒团队按国家标准(如GB/T 33405)进行。
四、卫生安全标准
必须符合《GB 2757-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》:
五、标签标识规范
六、地理标志产品标准
如茅台(GB/T 18356)、五粮液(GB/T 22211)等,勾兑需严格遵循特定产地的原料、工艺及风味要求。
总结
白酒勾兑需在合规范围内,根据产品类型选择原料和工艺,确保理化指标、感官品质及食品安全达标。企业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(如HACCP),定期送检以符合国家标准。消费者可通过产品标签判断白酒类型,选择符合需求的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