汾酒是中国传统清香型白酒的代表,产自山西汾阳杏花村,其酿造工艺以“清蒸二次清、地缸固态分离发酵”为核心,形成“清、净、纯”的独特风格。以下是汾酒生产工艺的详细解析:
一、原料选择与处理
1. 原料配比
以晋中优质高粱为主料(破碎为4-8瓣),搭配大麦和豌豆制成的曲作为糖化发酵剂。
2. 高温润糁
高粱经粉碎后,用80℃以上热水浸泡18-20小时(称“润糁”),使淀粉颗粒充分吸水膨胀,便于后续糊化。
3. 清蒸糊化
润透的高粱放入甑桶中清蒸80分钟,蒸至“熟而不黏、内无生心”,去除杂味并杀灭杂菌。
二、制曲工艺(大曲制作)
1. 曲料配比
大麦与豌豆按6:4比例混合,粉碎后加水压制成曲砖。
2. 制曲温度
采用中温(最高温48-50℃)和高温(最高温60-65℃)两种制曲工艺,分别培养不同菌群:
3. 曲块贮存
制曲完成后需存放3-6个月,待杂味挥发,酶活力稳定。
三、地缸发酵
1. 地缸预处理
陶制地缸(深约1.2米)使用前以花椒水清洗杀菌,确保发酵环境纯净。
2. 加曲入缸
蒸熟的高粱摊凉至20-25℃后,按高粱重量的10%-12%加入大曲粉,分两次入缸:
3. 发酵管理
全程封闭发酵,避免杂菌污染。地缸的陶壁微透气性有助于调节温湿度,促进清香型主体香味物质(乙酸乙酯、乳酸乙酯)的形成。
四、蒸馏取酒
1. 清蒸二次清
2. 掐头去尾
蒸馏时舍弃头酒(含甲醇等杂质)和尾酒(含杂醇油),仅取中段酒(酒精度60-70%vol),保证酒质纯净。
五、陈酿与勾兑
1. 陶坛陈贮
基酒在陶坛中贮存3年以上,通过氧化、酯化等反应使酒体醇和。
2. 科学勾调
按“以酒调酒”原则,将不同轮次、年份的基酒与调味酒勾兑,平衡香气与口感,达到“清香纯正、绵甜爽净”的标准。
六、品质控制
工艺特点总结
1. 一清到底:原料清蒸、地缸清洁发酵、蒸馏分段取酒,全程无杂质干扰。
2. 低温发酵:抑制杂菌繁殖,突出清香型酒淡雅风格。
3. 两轮发酵:充分提取淀粉,提升出酒率和风味层次。
汾酒工艺融合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,其“清字当头,净字到底”的理念成就了中国白酒清香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