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关键影响因素
1. 粮食种类:
2. 酿造工艺:
3. 酒精度数:
二、具体数据参考(以50度白酒计)
| 原料 | 固态法出酒率 | 液态法出酒率 | 1斤原料产量 |
|--||||
| 高粱 | 33%-40% | 50%-55% | 160-200ml |
| 大米 | 45%-50% | 55%-65% | 225-325ml |
| 玉米 | 35%-42% | 48%-55% | 175-275ml |
| 混合原料 | 38%-45% | 52%-60% | 190-300ml |
三、生产实例
1. 茅台酒:5斤高粱+5斤小麦 → 1斤53度酒(含大曲用量)
2. 普通包谷酒:2.2-2.5斤玉米 → 1斤50度酒
3. 日本清酒:精米步合70%的大米,1斤米可酿制约400ml 15度清酒
四、技术要点
1. 淀粉转化率:现代糖化酶技术可使淀粉转化率达90%以上
2. 蒸馏效率:复式蒸馏比单式蒸馏出酒率提高15%-20%
3. 损耗构成:
这些数据表明,通过优化原料配比(如混合使用高粱、大米、玉米)和采用现代生物技术(如复合酶制剂、酵母菌种改良),可将传统工艺出酒率提升10%-15%。不过需注意,提高出酒率通常伴随风味物质减少,需在效率和品质间取得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