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国家标准体系
1. 基础安全标准
规定甲醇、、铅等有害物质的限量。例如:以粮谷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***为0.6g/L,***为8mg/L(以HCN计)。
明确重金属(如铅、锰)的***标准,例如蒸馏酒中铅***为0.5mg/kg。
2. 产品分类与质量规范
针对不同香型白酒的感官指标(色、香、味)和理化指标(总酸、总酯、己酸乙酯等)进行规范。
明确配制酒的分类、生产工艺及标签要求,例如露酒需以黄酒或白酒为酒基,禁止使用调香白酒。
定义酒类的基本类型和工艺标准,为检验提供分类依据。
二、检测方法标准
1. 理化指标检测
采用蒸馏法(GB 5009.225)或气相色谱法(GB/T 10345)。
依据GB 5009.266(分光光度法或气相色谱法)。
参考《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结果》,通过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法(GC-MS)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。
2. 感官检验规范
通过专业品评人员对酒样的色、香、味进行感官鉴定,结合理化数据综合判定。
3. 微生物检验
规定酒类中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方法。
三、配套鉴别技术规范
1. 包装与防伪技术
2. 快速检测技术
四、行业规范与地方标准
1. 绿色食品标准
对重金属(铅≤0.2mg/L,锰≤1.0mg/L)提出更严格限制。
2. 地方特色酒类标准
五、国际标准参考
总结
假酒检验需综合感官鉴别、理化检测、微生物检验及防伪技术验证,并严格参照国家标准(如GB 2757、GB/T 10781系列)和行业规范。对于消费者,建议优先选择正规渠道购买,并关注包装防伪标识;对于企业,需加强原料把控和生产工艺合规性,定期通过CNAS认证实验室进行质量验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