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清香原酒工艺特点介绍

香型原酒是中国白酒三大主流香型之一(清香、浓香、酱香),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为典型代表,其工艺特点以“清、净、纯”为核心,追求酒体清香纯正、口感甘冽爽净。以下是其工艺特点的详细解析:

一、核心工艺特点

1. “清蒸清烧,地缸发酵

清香原酒工艺特点介绍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清蒸清烧:原料(高粱)单独蒸煮,酒醅单独蒸馏,避免原料与发酵物混合蒸煮,最大限度保留原料的纯净香气。
  • 地缸发酵:使用陶缸作为发酵容器(深约1.2米),缸口用石板密封。陶缸的透气性可促进微生物代谢,同时隔绝泥土杂菌,保证酒醅纯净,形成清香型酒特有的“一清到底”风格。
  • 2. 低温制曲,强调“清字当头”

  • 以大麦和豌豆为制曲原料,曲坯发酵温度控制在50℃以下(属中低温曲),保留更多清香物质,避免高温曲的焦香或酱香。
  • 曲块断面呈青白色,曲香淡雅,与酱香型高温曲(棕褐色)形成鲜明对比。
  • 3. 短周期发酵,出酒率高

  • 发酵周期通常为28天左右(酱香型需数月),酒醅在低温地缸中缓慢糖化发酵,产酒效率高且酒体杂质少。
  • 采用“清蒸二次清”工艺:同一批原料蒸馏两次后即丢弃,确保酒醅新鲜,避免杂味。
  • 4. 分级贮存,强调原酒纯净

    清香原酒工艺特点介绍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原酒经蒸馏后按酒精度和风味分级贮存,通常使用陶坛或酒海短期陈放(3-6个月),以保持清新感。
  • 清香型原酒贮存时间较短(相对酱香型),突出“干净”而非“陈厚”,成本更低,适合快速流通。
  • 二、与其他香型的工艺对比

    | 工艺环节 | 清香型 | 浓香型 | 酱香型 |

    |--||-|-|

    | 发酵容器 | 陶制地缸 | 泥窖(老窖池) | 石窖(条石砌筑) |

    清香原酒工艺特点介绍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| 制曲温度 | 中低温(≤50℃) | 中高温(55-60℃) | 高温(60-65℃) |

    | 发酵周期 | 28天左右 | 45-90天 | 8轮次发酵,每轮30天 |

    | 原料处理 | 清蒸清烧,单次投粮 | 混蒸混烧,续糟发酵 | 多次投粮,堆积发酵 |

    | 典型风味 | 清香纯正,甘冽爽净 | 窖香浓郁,绵甜醇厚 | 酱香突出,幽雅细腻 |

    三、工艺对风味的影响

  • 香气:低温制曲和地缸发酵抑制杂菌,减少复杂酯类生成,突出乙酸乙酯为主的清新果香。
  • 口感:短周期发酵和清蒸工艺减少酸类、醛类物质积累,入口清爽,余味干净。
  • 风格:工艺追求“干净”,适合调制鸡尾酒或作为基酒,市场定位偏向年轻化、国际化。
  • 四、典型代表与创新趋势

  • 代表产品:汾酒(青花汾)、宝丰酒、黄鹤楼等。
  • 工艺创新:现代清香型酒厂尝试延长发酵周期或使用多种曲药,增加风味层次,但核心仍坚守“清、净”传统。
  • 清香型原酒工艺的简约与高效,使其在成本和风味上具有独特优势,尤其适合追求清爽口感的消费者和工业化量产需求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