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药酒是中国传统养生方式之一,通过将中药材与白酒浸泡,使有效成分溶出,具有调理身体、缓解病症等作用。以下为常见配方及功能,供参考:
一、补肾壮阳酒
配方:
做法:
药材洗净晾干后浸泡于白酒中,密封阴凉处存放1个月,每日摇晃一次。
功能:
温补肾阳,改善腰膝酸软、畏寒怕冷,适合肾阳虚者。
禁忌:阴虚火旺、高血压者慎用。
二、活血化瘀酒
配方:
做法:
药材打碎后浸泡,密封2周后过滤饮用,每日10-20ml。
功能:
活血通络,缓解跌打损伤、关节疼痛,女性经期前可少量饮用。
注意:孕妇、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。
三、祛风湿酒
配方:
做法:
药材切碎浸泡,密封3周后饮用。
功能:
祛风除湿,缓解关节冷痛、腰腿麻木,适合风寒湿痹人群。
四、补气养血酒
配方:
做法:
药材浸泡1个月后饮用,每日20ml。
功能:
益气补血,改善面色苍白、疲劳乏力,适合气血两虚者。
五、安神助眠酒
配方:
功能:
宁心安神,缓解失眠多梦、焦虑心悸。
建议:睡前1小时饮用10ml。
注意事项
1. 选材:药材需干燥、无霉变,动物类药材(如蛇、蝎)需专业处理。
2. 酒的选择:50-60度纯粮白酒最佳,利于有效成分溶出。
3. 禁忌人群:孕妇、肝病、胃溃疡、酒精过敏者禁用。
4. 饮用量:每日20-30ml为宜,过量可能伤肝。
5. 储存:避光阴凉处密封保存,建议6个月内饮用完。
温馨提示:药酒需辨证使用,建议咨询中医师后根据体质选择配方。部分药材可能产生相互作用,切勿盲目搭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