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勾兑酒 执行标准有哪些规定

白酒的世界里,勾兑酒如同一位需要遵守交通规则的驾驶员,它的生产全过程都必须在国家标准划定的"道路标线"内运行。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《饮料酒术语和分类》新国标,勾兑酒被定义为"以固态法白酒、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基酒,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"的饮品,其生产必须严格遵循GB/T 20821(液态法白酒)和GB/T 20822(固液法白酒)两大标准体系。这些规定就像给勾兑酒发放的"身份证",既规范了它的存在形式,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品质保障。

身份认证:必须持证上岗

每瓶勾兑酒都需在标签上明确标注。液态法白酒要在配料表中如实注明食用酒精含量,固液法白酒则必须公示固态法白酒的添加比例(不低于30%)。就像演员需要佩戴进入片场,勾兑酒若未在标签上注明"液态法白酒"或"固液法白酒"字样,就属于违规操作。市场监管部门曾查处某品牌未标注勾兑工艺,最终产品被下架并处罚款200万元。

勾兑酒 执行标准有哪些规定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原料把关:严禁浑水摸鱼

勾兑酒的原料库如同精密的筛网,将不合格成分拦截在外。标准明确规定,基酒必须使用符合GB 10343标准的食用酒精,严禁工业酒精混入。辅料中的香精香料必须来自GB 2760许可目录,添加量精确到千分之一克。某知名酒厂就因使用未批准香精被通报,产品召回造成的损失超过千万,这警示着原料筛选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
工艺规范:严守操作红线

勾兑过程像在跳一支标准化的探戈,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章法。液态法白酒的生产车间必须设置独立净化系统,勾兑温度控制在20-25℃区间,搅拌时间精确到分钟级别。标准特别规定,禁止使用塑料容器进行贮存,因为塑化剂迁移风险可能改变酒体分子结构。某企业曾因使用回收塑料桶被检出塑化剂超标,导致整批次产品销毁。

品质检测:过五关斩六将

每批勾兑酒出厂前都要经历严苛的"毕业考试"。除了常规的酒精度、总酸总酯检测,还需通过气质联用仪筛查塑化剂残留,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重金属。某次抽检发现某产品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超标0.02mg/kg,尽管在旧标准允许范围内,但按新规仍被判定不合格,这体现了检测标准的与时俱进。

勾兑酒 执行标准有哪些规定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风味管控:保留本真个性

勾兑酒虽然允许使用食用香料,但必须保持白酒的基本风格特征。标准特别规定,不得调配出明显偏离传统白酒风味的"创新产品"。某企业试图推出水果风味白酒,因改变白酒本质特征被监管部门叫停。这就像要求整容者必须保留原貌特征,既鼓励创新又守住传统边界。

责任追溯:全程留痕管理

从粮食进厂到产品出库,勾兑酒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建立电子档案。标准要求企业保留至少三年的原辅料采购记录、勾兑比例参数和检验报告。某次质量事故中,企业凭借完整的勾兑数据记录,在48小时内精准锁定问题批次,避免了更大范围的召回损失,这彰显了追溯体系的重要性。

站在酒类市场的十字路口,勾兑酒执行标准犹如一盏明灯,既指引着生产企业规范前行,又守护着消费者的知情权。从身份认证到责任追溯的六重保障体系,构建起覆盖原料、工艺、检测的全链条质量网络。这些规定不是束缚创新的枷锁,而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。当每滴勾兑酒都能在标准框架内展现自身价值,中国白酒才能真正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和谐共鸣。

勾兑酒 执行标准有哪些规定-图3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