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变臭的主要原因
1. 原料污染
若原料发霉、变质(如谷物受潮霉变),会产生硫化氢(臭鸡蛋味)、乙硫醇(类似生萝卜或***蔬菜味)等有害物质。例如,高粱霉变后单宁含量过高,发酵时易生成异味。
2. 酿造工艺问题
杂菌感染:发酵温度过高(如超过40℃)或卫生条件差,导致杂菌滋生,产生硫化物和有机酸。设备污染:金属盖锈蚀、木塞霉变或塑料容器材质差,可能污染酒体,产生塑料味或木头***味。3. 储存不当
密封不严导致酒精挥发,酒精度下降后微生物滋生。存放环境潮湿、高温或接触樟脑丸等异味物品,引发串味或氧化变质。二、解决方法
(一)已变臭白酒的补救措施
1. 化学处理法
高锰酸钾氧化:按0.1-0.15克/公斤的比例溶解高锰酸钾于酒中,静置澄清后过滤。严重臭味可增加至0.5克/公斤(但处理后需勾兑低锰酒降低含量)。活性炭吸附:利用活性炭吸附异味物质,适用于轻度臭味。2. 物理调和法
勾兑调味:用酸味明显、口感醇和的同类型白酒勾兑,中和臭味。添加辅料:将碎冰糖、清水和蛋清煮沸过滤后加入酒中,改善口感(需控制用量,避免破坏风味)。3. 过滤与密封
使用沙滤棒或棉布过滤杂质,重新密封后存放于阴凉处。
(二)预防与储存建议
1. 酿造环节控制
严格筛选原料,避免霉变;控制发酵温度(如酱香型酒建议25-30℃)。使用陶瓷或不锈钢容器,避免木塞、劣质塑料污染。2. 储存条件优化
环境:避光、恒温(15-20℃)、湿度70%以下,远离异味源。容器:优先选择玻璃瓶或陶瓷坛,密封时可用石蜡或生胶带加固瓶口。时间:酱香型酒可存5-25年,浓香型3-10年,清香型建议1-5年内饮用。三、注意事项
若酒体已严重浑浊、酸败或出现絮状物,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,不建议饮用。处理后的白酒需重新检测理化指标(如甲醇、杂醇油含量),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。通过以上方法,可针对性解决白酒变臭问题,但关键仍在于从源头把控原料与工艺,并科学储存以维持酒体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