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酒精本身的致癌性
世界卫生组织(WHO)已将酒精列为 1类致癌物(明确对人类致癌)。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损伤,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。即使不添加任何物质,白酒本身过量饮用即可增加肝癌风险。
2. 可能增加风险的泡制材料
(1)霉变或污染的材料
(2)含马兜铃酸的植物
某些中草药(如马兜铃、关木通等)含有 马兜铃酸(1类致癌物),长期摄入会直接损伤肝细胞DNA,显著增加肝癌和尿路上皮癌风险。
(3)肝毒性药材
(4)非法添加物或不明生物材料
(5)重金属超标材料
某些矿物类药材(如朱砂、雄黄)或环境污染区域的植物可能含铅、砷、汞等重金属,长期摄入损害肝脏。
3. 风险叠加效应
酒精会促进致癌物的溶解和吸收。例如,黄曲霉毒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较高,且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会削弱肝脏解毒功能,进一步放大致癌风险。
4. 如何降低风险
1. 控制饮酒量:男性每日酒精摄入≤25g(约50ml 50度白酒),女性≤15g。
2. 避免使用不明材料:选择来源可靠、经正规炮制的中药材,不盲目使用偏方。
3. 注意储存条件:泡酒材料需干燥防霉,酒液浑浊、变色或有异味时应丢弃。
4. 定期体检:长期饮酒或饮用自制药酒者,建议每年检查肝功能及肝脏超声。
白酒中泡制 霉变材料、含马兜铃酸的植物、肝毒性药材或非法添加物 会显著增加肝癌风险。最安全的做法是 避免长期大量饮酒,如需药酒调理,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正规药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