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高铁成为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,许多旅客对“能否携带白酒乘车”充满疑问。根据中国铁路最新规定,密封完好的瓶装白酒可以携带乘坐高铁,但酒精浓度超过70%的烈酒禁止上车,且每人最多可携带6瓶(总量不超过3000毫升)。这一规定既保障了公共安全,也为旅客保留了适度携带酒类礼品的空间。
安检规定:浓度与数量双限制
高铁安检员会对白酒进行双重筛查。首先通过X光机确认包装完整性,若发现开封或渗漏的酒瓶会直接拦截。接着检查酒精浓度标签:超过70%的高度烈酒(如医用酒精、工业用酒)因易燃风险被禁止携带,而常见的53度飞天茅台、52度五粮液等商品酒均在允许范围内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是合规白酒,每人携带总量也不得超过6瓶,这一限制在春运等高峰期执行尤为严格。
包装要求:原厂密封是关键
曾有旅客将散装药酒装入矿泉水瓶试图蒙混过关,结果在安检处被查获。铁路部门明确规定,白酒必须保持原厂包装密封状态。自酿酒、分装酒因无法溯源且密封性存疑,即便酒精浓度达标也不允许携带。建议携带带有防伪标识、生产批号的商品酒,外包装最好保留购物小票以备查验。若携带整箱白酒,需确保外箱无破损,避免安检时因包装问题引发误会。
特殊场景:超量酒品怎么办
当旅客携带的白酒超出限额时,安检员会提供三种解决方案:一是现场办理暂存手续,七日内凭身份证取回;二是委托同行人员分担携带数量;三是通过车站内设的快递服务寄送。例如2023年春运期间,郑州东站就为携带12瓶汾酒的旅客办理了分箱暂存,既避免了资源浪费,也保障了列车安全。但需注意,暂存服务不适用于酒精浓度超标的酒类。
认知误区:这些传言别轻信
网络上流传着“用保温杯装酒能过安检”的说法,实则是高危行为。X光机能清晰识别液体形态,2022年成都铁路公安就查处过用奶茶杯伪装携带高度白酒的案例。另有旅客误认为红酒、啤酒与白酒共享携带额度,实际上红酒属于低度发酵酒,可携带数量上限为24瓶(每瓶750毫升),啤酒则不受数量限制,这与白酒的管理标准存在本质区别。
高铁作为承载千万人安全的公共交通工具,其安检规则始终将“防患于未然”放在首位。理解并遵守白酒携带规定,既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,更是对社会安全的负责。下次整理行李时,请记住“原厂密封、浓度合规、数量达标”三大原则,让美酒与旅途都能平安抵达目的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