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假酒假药”是指通过非法手段生产、销售的假冒伪劣酒类和药品,这类产品通常存在严重质量缺陷或安全隐患,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。以下是具体解释:
一、假酒
定义:假酒指以次充好、用工业原料勾兑或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酒类饮品。
常见形式:
1. 工业酒精勾兑:使用含甲醇的工业酒精代替食用酒精,饮用后可能导致中毒、失明甚至死亡。
2. 假冒品牌:仿冒知名品牌包装,实际为低价劣质酒。
3. 虚假标注:谎称陈酿年份或产地,欺骗消费者。
危害:短期可能引发头痛、呕吐,长期损害肝脏、神经系统,严重时可致命。
二、假药
定义:假药指成分不符、未经批准或质量不达标的药品,可能完全无效或含危险成分。
常见形式:
1. 成分造假:不含有效成分或用廉价替代品(如面粉冒充抗生素)。
2. 虚假宣传:夸大疗效,声称“包治百病”或“祖传秘方”。
3. 过期翻新:修改过期药品包装后重新销售。
危害:延误治疗、加重病情,甚至导致中毒或耐药性。
法律后果
在中国,制售假酒假药属于严重犯罪:
如何防范
1. 正规渠道购买:选择大型商超、药店或官方授权平台。
2. 查验标识:药品注意“国药准字”,酒类检查防伪码、生产许可证。
3. 警惕异常低价:明显低于市价的产品需谨慎。
4. 保留凭证:索要发票,发现问题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(如拨打12315)。
案例参考
若怀疑购买到假酒假药,请立即停用并报警,保护自身权益同时避免他人受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