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微生物作用(可能性较高)
红曲霉污染:若发酵环境中有红曲霉(一种天然产红色素的真菌),可能导致酒液变红。红曲霉本身常用于酿造红曲酒,但如果是意外污染,需注意卫生条件。其他杂菌感染:某些酵母或细菌代谢可能产生红色素,尤其在发酵温度过高或密封不严时易发生。2. 容器材质影响
若使用铁质容器或工具接触酒液,铁离子可能与酒中的单宁等成分反应,生成红色或褐色沉淀。3. 原料问题
糯米霉变:糯米受潮霉变可能滋生有色霉菌,导致酒液变色。水质影响:水中含铁量过高或含有其他矿物质,可能引起颜色变化。4. 化学反应
氧化反应: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,酒精或糖类氧化可能导致颜色加深,但红色较为少见。5. 添加食材
若制作时加入红枣、枸杞、红曲米等红色食材,天然色素会溶解于酒中,属于正常现象。如何处理及预防:
1. 观察气味与状态:若酒有酸败、刺鼻异味或浑浊悬浮物,可能已变质,建议丢弃。
2. 检查容器:避免使用金属容器,改用玻璃、陶瓷或食品级塑料容器。
3. 控制卫生条件:发酵环境、工具需严格消毒,保持适宜温度(25-30℃)。
4. 储存避光密封:发酵完成后冷藏保存,减少氧化和污染风险。
若颜色变化伴随异味或口感异常,请勿饮用,以防食物中毒。正常红曲糯米酒应为清澈红色,无杂质异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