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二十元一瓶的酱香酒是真的吗

在白酒市场中,酱香型白酒因复杂的工艺和独特的风味备受追捧,但一瓶仅售二十元的酱香酒却令人心生疑虑——这样的价格,真的能买到货真价实的酱香酒吗?答案或许并不乐观。从成本核算到市场现状,低价酱香酒的真假问题背后,隐藏着一条充满争议的产业链。

成本核算:二十元能覆盖什么?

酱香酒的核心工艺是“12987”流程(1年生产周期、2次投粮、9次蒸煮、8次发酵、7次取酒),仅基酒储存就需至少3年,时间成本极高。以贵州红缨子高粱为例,每斤成本约5元,而一瓶酒需消耗2-3斤粮食,仅原料成本已接近15元。若加上人工、窖池维护和包装费用,二十元的售价连成本都难以覆盖,更遑论利润空间。这种情况下,低价酒很可能是用酒精勾兑或劣质基酒勾调而成。

二十元一瓶的酱香酒是真的吗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市场乱象:小作坊的“贴牌游戏”

酱香酒的热度催生了大量小作坊和贴牌商。部分商家通过简化工艺、缩短储存时间,甚至直接用食用酒精勾兑香料,生产“速成酱香酒”。这些产品贴上“茅台镇”“传统工艺”等标签后,摇身一变成为“正宗酱香酒”,实则风味单薄、饮后易上头。曾有业内人士透露,某些低价酱香酒的出厂价甚至不足5元,中间商层层加价后以二十元出售,消费者成了这场游戏的最终买单者。

消费者陷阱:低价背后的心理战

二十元的价格锚点精准击中了消费者“尝鲜”或“捡漏”的心态。一些商家通过电商平台、直播带货等渠道,以“亏本促销”“工厂直营”为噱头,制造稀缺感。真正的酱香酒品牌极少低价倾销——茅台系列酒的最低价格也在百元以上。消费者若被低价吸引,很可能买到以碎沙酒(短周期工艺)或翻沙酒(用酒糟二次酿造)冒充的坤沙酒,品质天差地别。

行业困境:标准缺失与监管盲区

酱香酒的国家标准(GB/T 26760)虽对原料和工艺有规定,但执行层面存在漏洞。例如,标准允许使用不同轮次基酒勾调,却未明确标注具体比例,导致部分商家用少量酱香基酒混合大量廉价白酒,仍可标注“酱香型”。地方保护主义也让一些小作坊得以在监管缝隙中生存。消费者即便发现质量问题,也常因***成本高而放弃追责。

二十元一瓶的酱香酒是真的吗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理性选择:如何避开低价陷阱

面对低价诱惑,消费者需保持警惕。认准正规品牌和渠道,避免购买无生产许可证的产品;观察酒体特征——优质酱香酒酒线绵长、酒花均匀,且空杯留香持久;理性看待价格,百元以下几乎不可能买到纯粮坤沙酒。若仅为日常饮用,可选择百元左右的入门级酱香酒,如茅台迎宾酒或习酒红习酱,品质更有保障。

二十元一瓶的酱香酒,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商业幻觉。从成本逻辑到市场现状,低价背后往往是品质的妥协与消费者的权益风险。在白酒消费中,价格虽非唯一标准,但过度偏离市场规律的产品,必然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。选择酱香酒时,与其追逐低价,不如相信“一分钱一分货”的朴素真理,让每一口酒都喝得明明白白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