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外观相关术语
1. 清澈透明:酒液无悬浮物、浑浊或沉淀,透光性好。
2. 微黄/琥珀色:陈年老酒常呈现的色泽,与贮存时间相关。
3. 挂杯(酒泪):摇晃酒杯后,酒液在杯壁形成的液膜缓慢流下,反映酒体粘稠度和酒精度。
二、香气相关术语
1. 前香(头香):开瓶或初闻时的第一嗅觉感受,多为挥发性香气。
2. 主体香:酒的主要香气特征,如酱香、浓香、清香等。
3. 后香(余香):饮后空杯残留的香气,优质酒余香持久。
4. 酯香:由酯类物质带来的花果香,如乙酸乙酯、己酸乙酯等。
5. 陈香:长期贮存产生的醇厚、复杂香气。
6. 窖香:窖池发酵带来的泥窖气息,常见于浓香型白酒。
7. 糟香:酒醅发酵后的独特香气,略带粮食发酵气息。
8. 异杂味:如泥腥味、霉味、焦糊味等,属于缺陷。
三、口感相关术语
1. 绵甜:入口柔和甘甜,无***感。
2. 醇厚:酒体丰满,风味浓郁。
3. 爽净:口感清爽,余味干净,无杂味。
4. 爆香:入口瞬间香气强烈迸发。
5. 辛辣:酒精***感明显,常见于新酒或低品质酒。
6. 酸涩:酸度过高或单宁过强导致的不适感。
7. 协调性:酒体中酸、甜、苦、辣等味道的平衡程度。
8. 层次感:香气和口感变化的丰富性。
四、余味相关术语
1. 余韵悠长:饮后香气和甘甜在口腔中持久留存。
2. 回甘:吞咽后喉部返出的甜感。
3. 尾净:余味干净,无杂味残留。
五、风格评价术语
1. 典型性:是否具备该香型白酒的经典特征(如酱香的“焦糊香”、清香的“纯净感”)。
2. 丰满度:酒体是否饱满、复杂。
3. 老熟感:陈年酒特有的圆润、柔和口感。
六、缺陷术语
1. 水味:酒体寡淡,缺乏香气。
2. 邪杂味:如硫味、塑料味等非正常气味。
3. 上头:饮用后出现头痛、不适,可能由杂醇油含量高导致。
七、白酒香型分类术语
1. 酱香型:以茅台为代表,焦糊香、酱香突出。
2. 浓香型:以五粮液、泸州老窖为代表,窖香浓郁。
3. 清香型:以汾酒为代表,香气清雅纯正。
4. 米香型: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,蜜香清柔。
5. 兼香型:融合多种香型特点,如西凤酒。
应用场景
品酒时需结合视觉、嗅觉、味觉综合判断,通过专业术语描述酒体的优劣。例如:“此酒清澈微黄,酱香突出,入口醇厚丰满,余味悠长,具有典型的酱香风格。”
掌握这些术语有助于提升品鉴能力,更好地理解白酒的工艺与品质差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