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历届八大名酒

中国的“八大名酒”评选源于国家层面的评酒会,不同历史时期的评选结果有所差异。以下是历届评酒会中涉及“八大名酒”的关键信息整理:

一、第一届全国评酒会(1952年,北京)

  • 背景: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全国性评酒会,旨在推动酿酒业发展。
  • 评选结果
  • 共评选出8种国家级名酒,但包含白酒、黄酒、葡萄酒等多个品类:

    历届八大名酒-图1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白酒(4种):茅台酒、泸州老窖特曲、汾酒、西凤酒
  • 黄酒(1种):绍兴加饭酒
  • 葡萄酒类(3种):张裕金奖白兰地、红玫瑰葡萄酒、味美思酒
  • 意义:虽非全为白酒,但常被泛称为“中国八大名酒”。
  • 二、第二届全国评酒会(1963年,北京)

  • 背景:首次对白酒进行排名,史称“老八大名酒”。
  • 评选机制:按色、香、味百分制评分,跨香型横向对比。
  • 八大名酒(按排名顺序)
  • 1. 五粮液(93.21分)

    2. 泸州老窖

    3. 西凤酒

    历届八大名酒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4. 古井贡酒

    5. 茅台酒

    6. 董酒

    历届八大名酒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7. 全兴大曲

    8. 汾酒

  • 争议:因香型未细分,部分酒品风格差异导致排名合理性受质疑。
  • 三、第三届全国评酒会(1979年,大连)

  • 背景:首次引入香型分类(浓、清、酱、米、其他香型),评选“新八大名酒”。
  • 八大名酒(不分先后)
  • 茅台酒(酱香型)
  • 五粮液(浓香型
  • 汾酒(清香型)
  • 泸州老窖(浓香型)
  • 古井贡酒(浓香型)
  • 董酒(董香型)
  • 剑南春(浓香型)
  • 洋河大曲(浓香型)
  • 变化:西凤酒(凤香型)和全兴大曲(浓香型)因香型归类错误落选,剑南春、洋河大曲首次入选。
  • 四、后续评酒会(1984年第四届、1989年第五届)

  • 第四届(1984年):评选出13种名酒,包括郎酒、双沟大曲等新增品牌。
  • 第五届(1989年):名酒增至17种,如沱牌曲酒、宋河粮液等。
  • 特点:不再使用“八大名酒”称呼,但茅台、五粮液等核心品牌持续蝉联名酒称号。
  • 五、八大名酒的历史意义与争议

    1. 香型分类的演变:1979年后香型细分使评选更科学,但也导致部分老品牌(如西凤酒)因归类错误错失荣誉。

    2. 品牌传承:茅台、汾酒、泸州老窖等连续多届蝉联名酒,成为行业标杆。

    3. 收藏价值:老八大名酒因存世稀少(如上世纪70年代产),收藏价值可达数百万元。

    总结

    “八大名酒”并非固定名单,而是不同历史阶段的评选结果:

  • 1952年:含白酒与其他酒类,奠定名酒框架。
  • 1963年老八大:跨香型排名引发争议。
  • 1979年新八大:香型细分推动行业标准化。
  • 后续发展:名酒数量扩充,但核心品牌地位稳固。
  • 如需更完整名单(如***名酒),可参考第四、五届评酒会结果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