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基本原理
酒精与水的沸点差异:纯乙醇沸点为78.3°C,水为100°C。实际蒸馏时,混合物沸点取决于酒精浓度,通常介于两者之间。蒸汽温度监测:蒸馏时需测量蒸汽温度(非液体温度),以更准确分离酒精和杂质。2. 蒸馏阶段与温度控制
初馏阶段(头酒):温度:约78°C开始,收集含甲醇等低沸点杂质的头酒(约占总量5%),需弃用以保证安全。目的:去除有害物质(如甲醇沸点64.7°C,但会随乙醇蒸发)。中段(酒心):温度:78-85°C,此阶段乙醇浓度高,杂质少,是优质酒液的主要部分。控制:保持稳定温度,避免剧烈沸腾导致杂质混入。尾酒阶段:温度:升至85°C以上,收集含高沸点物质(如杂醇油)和水的尾酒,通常单独存放或复蒸。3. 注意事项
设备差异:传统甑桶(如白酒蒸馏)依赖经验控制火候,而现代设备可能使用温度计和分馏柱精准调节。安全操作: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压力积聚或烧焦原料,尤其直火加热时需缓慢升温。分质摘酒:通过分段收集(头、心、尾)提升酒质,头尾酒可再蒸馏利用。4. 实例参考
白酒蒸馏:甑桶内原料温度约85-95°C,蒸汽出口温度控制80-85°C,通过“看花摘酒”判断酒精度。威士忌:壶式蒸馏器首次蒸馏至约78°C,二次蒸馏精细分离酒心。蒸酒水温需分阶段控制,初馏阶段约78°C起,中段维持80-85°C,尾酒阶段升至85°C以上。结合温度监测与经验判断,确保安全并优化酒质。建议使用专业蒸馏设备及温度计,并遵循传统工艺或现代标准流程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