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高铁出行已成为许多人探亲、旅行的首选方式。关于“能否在高铁上喝白酒”的疑问,始终困扰着部分旅客。根据最新规定,旅客可携带符合标准的瓶装白酒乘车,但需严格遵守酒精度数、包装和数量的限制,且在列车上禁止饮用。这一规定既保障了旅客携带酒类的需求,又守护了高铁这一“流动家园”的安全与秩序。
一、携带门槛:酒精度数与包装要求
高铁对白酒的“宽容”建立在严格的安全标准上。根据《铁路旅客禁止、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》,允许携带的白酒需满足以下条件:酒精度数在24%至70%之间,包装密封完好且标志清晰,禁止散装酒、自酿酒及塑料容器装酒。例如,一瓶500毫升的53度酱香白酒符合要求,而土陶罐装的农家米酒则会被拦在安检门外。
二、数量限制:6瓶以内可放心携带
携带量的计算方式也一目了然:24度以下低度酒不限数量,但总重量不得超过20公斤;24度至70度的高度酒,每人限带3000毫升(约6瓶)。若携带50度以上的高度酒,则总量不得超过1000毫升(约2瓶)。这一调整打破了旧规“只能带2瓶”的误解,让旅客的“伴手礼”选择更灵活。
三、车上禁饮:安全红线不可逾越
虽然白酒可以带上车,但高铁车厢内禁止饮用任何酒精饮品。根据《铁路安全管理条例》,饮酒后若引发吵闹、呕吐或干扰其他乘客,乘务人员有权制止并移方处理。例如,曾有乘客因在车厢内开瓶畅饮白酒,导致酒气弥漫、引发投诉,最终被处以警告。
四、违规处理:超量部分需托运或放弃
若携带白酒超出限额,安检人员会要求旅客当场办理托运或放弃多余部分。例如,一名旅客试图携带8瓶茅台过安检,最终只能留下2瓶,其余6瓶通过铁路物流寄送。值得注意的是,散装酒、开封酒或70度以上的烈酒,无论数量多少均禁止携带和托运。
五、安全建议:密封避震,低调存放
为保障行程顺利,建议旅客将白酒用气泡膜包裹后放入行李箱,避免挤压破损;途中尽量不打开包装,以免被误认为“饮用预备动作”。曾有乘客因酒瓶标签磨损,被要求出示购买凭证,耽误了进站时间。携带多瓶酒时可分装在不同行李中,分散超重风险。
尊重规则,共享舒适旅程
高铁如同一列精密运作的“钢铁动脉”,其安全规则是万千旅客舒适出行的基石。最新规定明确:白酒能带,但需“低调”存放;车上禁饮,只为守护公共环境。无论是返乡探亲的游子,还是商务往来的旅人,遵守这些“温柔而坚定”的条款,既是对他人权益的尊重,也是对自己旅程的负责。毕竟,一瓶好酒的价值,在于抵达目的地后的团圆与分享,而非途中一时的“任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