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坐高铁时,酒类是可以携带的,但必须符合铁路部门的安全规定。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,乘客需重点关注酒的包装、度数、数量等限制,同时禁止携带散装酒、自酿酒等高危品类。下面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高铁带酒的具体规则,助您合规出行。
一、包装要求:密封且标识清晰
酒类必须采用原厂密封包装,玻璃或陶瓷瓶身需用泡沫纸包裹防碎。包装上需明确标注生产厂家、酒精度数等信息,以便安检人员快速识别。散装白酒、塑料瓶装自酿酒等因存在泄漏和易燃风险,禁止携带和托运。曾有乘客将汽油伪装成瓶装酒,导致安检严格审查包装密封性,可见规范包装是通行“第一关”。
二、度数限制:24%-70%可通行
酒精浓度是核心限制指标:
三、数量核算:按度数分级管理
具体携带量根据度数分三级:
1. 50度以下:可带6瓶(总容量≤3000ml),整箱未拆封需提供酒类流通随附单;
2. 50-70度:限带2瓶(总容量≤1000ml),建议分开放置防挤压;
3. 特殊礼盒装:如6瓶×500ml礼盒,需主动向安检员出示包装完整性证明。
四、特殊情况:灵活应对安检
五、替代方案:多途径解决需求
若携带量超标,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:
1. 同行分担:利用同行人员额度分散携带,例如4人同行可合法携带12瓶50度以下白酒;
2. 快递专运:选择顺丰/京东酒类专线,运费约为高铁票价的1/3,且支持保价服务;
3. 目的地采购:通过电商平台提前下单,实现“人到酒到”,避免携带风险。
总结:高铁带酒需严守“密封包装、中度酒类、***携带”三大原则。24-70度的合规酒类最多可带6瓶,70度以上属禁带品,散装酒无论数量均不可通行。特殊时期建议优先选择快递或就地采购,既规避安检风险,又能满足用酒需求。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,不仅能保障列车安全,也能让您的旅途更加从容无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