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白酒的执行标准有假的吗怎么辨别

白酒市场繁荣的背后,暗藏着一场“真假身份”的较量。就像人类用身份证证明自己,白酒也依靠瓶身的执行标准展示“血统”。部分商家为牟利,给产品披上虚假的“合法外衣”——用错误或伪造的标准号混淆视听。消费者若想识破这些“冒牌货”,需化身“白酒侦探”,从标签、工艺、防伪等多维度抽丝剥茧。

标签上的“身份密码”

白酒瓶身的标准编号如同基因编码,直接揭示其酿造工艺。例如GB/T 10781代表固态法白酒(纯粮酿造),GB/T 20822则是固液结合法(部分添加食用酒精)。若一瓶售价仅20元的白酒标注GB/T 10781,就像普通人自称奥运冠军般可疑——纯粮酒的成本难以支撑超低价。消费者可随身保存标准对照表(如固态法标准号清单),遇到矛盾信息立即拉响警报。

白酒的执行标准有假的吗怎么辨别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数字背后的“档案库”

伪造的标准号往往存在“三宗罪”:虚构数字、套用过期编号、张冠李戴。例如某品牌标注“GB/T 10783”,实际国家从未发布此标准。消费者可登录“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”,输入标准号验证真伪,就像在公安系统中核对身份证。若查询结果显示“不存在”或“已废止”,这瓶酒的身份便值得怀疑。

酒液会“说话”的真相

执行标准与产品特征必须“言行一致”。固态法白酒倒入掌心搓揉后,会散发粮食焦香且留香持久;液态法白酒则快速挥发,残留刺鼻酒精味。若一瓶标注GB/T 10781的“纯粮酒”入口辛辣、饮后头痛,就像声称纯羊毛的大衣却起静电——工艺与标准明显不符。消费者可通过燃烧法辅助验证:纯粮酒火焰呈蓝色且酒体变浑浊,勾兑酒则燃烧迅猛且酒液清澈。

防伪标识的“三重认证”

正规企业为执行标准配备“防伪保镖团”。扫描瓶盖二维码应跳转至企业官网验证页面,刮开涂层拨打电话查证时,客服能准确提供生产批次信息。某案例中,造假酒扫码后竟跳转到购物网站,这种“错位认证”暴露了马脚。消费者还可通过“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”官网,输入生产许可证编号验证企业资质。

白酒的执行标准有假的吗怎么辨别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价格陷阱里的“甜蜜谎言”

市场规律是打假利器。一瓶500ml的固态法白酒,仅粮食成本就超过15元,加上包装、运输、税费后,终端售价低于40元极可能存在问题。某乡镇超市曾出现9.9元/瓶的“***茅台”,标注GB/T 18356(地理标志产品标准),这般“跳楼价”连酿造原料成本都无法覆盖,标准的真实性自然不攻自破。

在这场“标准攻防战”中,消费者既是守护者也是受益者。通过破译标签密码、验证数字档案、倾听酒液语言、核验防伪凭证、识破价格骗局五重防线,我们不仅能揪出“造假李鬼”,更在倒逼行业净化。记住:每一瓶真标白酒,都是对传统工艺的致敬;每一次严谨辨别,都在推动市场走向透明。毕竟,喝进身体的不只是酒液,还有企业对标准的敬畏之心。

白酒的执行标准有假的吗怎么辨别-图3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