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酒想上飞机?先听“安检员”怎么说
夏日旅行时,许多人想带上家乡的白酒与亲友分享,但拖着酒瓶过安检时,却常被工作人员拦下:“这酒不能随身带!”白酒究竟能不能上飞机?2023年最新规定明确:可以带,但必须满足三大“通关密码”——酒精浓度、包装规格和安检流程。想要顺利带酒登机,不妨跟着这位“安检员”的指引,解锁正确姿势。
液体总量:别让酒瓶“超载”
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航班,随身行李中的液体必须遵守“100毫升/瓶,总量1升”的硬性规定。但白酒作为特殊液体,规则略有松动:酒精度≤70%的未开封商品酒,可托运不超过5升;随身携带则需分装至100毫升以下容器。例如,一瓶500毫升的52度茅台,若想装进随身背包,必须拆分成5个小瓶,且所有液体(包括化妆品)总容量不得超过1升。
酒精浓度:度数太高“脾气爆”
机场安检最忌易燃易爆品,而高度白酒恰好踩中这条红线。酒精度超过70%的烈酒(如部分原浆酒、医用酒精)禁止携带或托运。以常见白酒为例,红星二锅头(56度)、五粮液(52度)等均可托运,但某些农家自酿的75度“闷倒驴”,即便包装完好也会被拦下。若不确定度数,可查看瓶身标注或提前联系航司确认。
包装密封:酒瓶也得“穿盔甲”
托运白酒时,包装的严密程度直接决定能否“安全着陆”。必须使用原厂未开封包装,或自行用气泡膜、衣物层层包裹。曾有旅客将散装酒灌入矿泉水瓶,结果气压变化导致漏液,不仅污染行李,还可能触发安检警报。国际航班还需注意:部分国家(如新加坡)禁止携带任何酒精入境,托运也属违法。
免税店特例:买了酒怎么“接力跑”
在机场免税店购买的白酒享有“绿色通道”:可随身携带登机,但需保留密封袋和购物凭证。不过这条规则有个隐藏条件——如果航班需要中转,且中转机场需重新安检,超出100毫升的部分可能被没收。例如从巴黎经北京转机回国,巴黎免税店购买的1升白酒在北京转机时,就必须重新办理托运。
带酒出行,牢记“三查两问”
白酒能否登机,归根结底是一场与规则的“友好协商”。出发前查浓度、查包装、查航程,托运时问柜台、问地勤,就能避免“忍痛弃酒”的尴尬。毕竟,比起冒险闯关,提前规划才能让美酒与旅途皆不辜负。下次收拾行李时,不妨对那瓶酒眨眨眼:“规矩我都懂,咱们飞着见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