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各种香型白酒是勾兑出来的吗

1. 香型分类的起源与勾兑的关系

中国白酒的香型分类始于勾兑技术的规范化。1965年,茅台在技术会议上发表《我们是如何勾酒的》,首次系统阐述勾兑对风味的影响,推动了香型的科学划分。传统勾兑指将不同轮次、年份或风格的基酒调配融合,以平衡口感、突出特色,并非简单添加香精或酒精。

2. 勾兑在香型形成中的作用

  • 酱香型:如茅台需经7次取酒,不同轮次酒体风味差异大(如酱香、醇甜、窖底香),勾兑时按比例调和,形成“酱香突出、回味悠长”的典型特征。
  • 浓香型:以五粮液为例,勾兑需融合不同窖池的基酒,突出己酸乙酯的窖香主体,同时协调其他酯类。
  • 清香型:强调纯净感,勾兑时需减少杂味,通过基酒调配实现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的平衡。
  • 3. 勾兑的两种定义与误区

  • 传统勾兑(酒兑酒):是香型成型的必要工艺,所有纯粮酒均需经历。例如,新酒需与老酒勾调以提升醇厚感。
  • 新工艺勾兑(酒精+香精):使用食用酒精和香料模拟风味,这类酒按新国标(2022年6月实施)不属于“白酒”,而归类为“配制酒”。
  • 4. 新国标对勾兑的规范

    根据2022年新国标,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能称为“白酒”:

    各种香型白酒是勾兑出来的吗-图1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原料:仅限粮谷(高粱、小麦等),禁用薯类、糖蜜等非粮谷原料。
  • 工艺:不得添加食用酒精、香精等非自然发酵成分。
  • 符合标准的香型白酒勾兑仅指基酒调配,而非添加剂勾兑。

    5. 香型与勾兑的辩证关系

    香型差异主要由原料、发酵工艺(如窖池类型、曲种)决定,勾兑则是将这些差异化的基酒优化组合,形成统一风格。例如:

  • 酱香型:高温大曲+石窖发酵,勾兑侧重层次感。
  • 浓香型:泥窖+多粮发酵,勾兑强化窖香与绵甜感。
  • 清香型:地缸发酵+单一原料,勾兑追求清爽纯净。
  • 香型白酒的风味核心源于自然发酵,勾兑是标准化和品质提升的必要手段。符合国标的香型白酒勾兑属于传统工艺,而非“酒精勾兑”。消费者可通过产品标准号(如GB/T 26760为酱香型纯粮酒)和配料表(无食用酒精、香精)辨别。

    各种香型白酒是勾兑出来的吗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  各种香型白酒是勾兑出来的吗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