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成因:原料霉变(含单宁过多)、曲料过量、发酵温度过高、水质含碱超标等。
2. 解决方法:
工艺优化:减少用曲量、控制发酵温度。物理吸附:使用土麦冬叶(0.5%酒量)浸泡4天,再加入活性炭过滤。勾兑调味:与酸味明显、口感醇和的酒体勾兑,平衡苦味。二、臭味处理
1. 成因:原料霉变、杂菌污染、含硫化合物(如硫化氢、硫醇)或有机酸超标。
2. 解决方法:
化学氧化:加入高锰酸钾(0.1-0.15克/公斤)溶解后静置澄清,再用沙滤棒过滤;严重臭味可增至0.5克/公斤(不超过安全限值)。活性炭吸附: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异味。蒸馏水稀释:与蒸馏水混合降低异味浓度。三、辛辣味处理
1. 成因:醛类物质(如乙醛、)含量过高,或发酵温度不当导致乙醛生成。
2. 解决方法:
贮存陈化:延长贮存时间,自然降低醛类物质的***性。勾兑调味:与酸味酒体勾兑,或加入冰糖、蛋清煮沸后过滤(控制用量以免破坏风味)。蒸馏工艺调整:分段摘酒,避免大火蒸馏带入辣味物质。四、焦糊味处理
1. 成因:蒸馏时底锅烧干导致糠糟焦化,或原料过度受热。
2. 解决方法:
工艺预防:确保蒸馏锅水量充足,避免焦化。吸附法:使用活性炭或木炭吸附焦糊味物质。五、霉味/泥腥味处理
1. 成因:窖泥污染、原料含土腥味或储存环境潮湿。
2. 解决方法:
原料筛选:严格把控高粱、小麦等原料的清洁度。吸附剂处理:用活性炭或沸石吸附异味。工艺优化:成熟窖泥培养、控制发酵卫生条件。六、其他异味处理
腥味:避免金属离子污染(如铁、锡),使用蒸馏水稀释。涩味:延长贮存时间,促进醛类物质挥发。塑料味:更换非塑料容器,或通过活性炭吸附减轻异味。预防异味的储存建议
1. 环境控制:温度15-25℃、湿度50-70%,避光、通风且远离异味源(如樟脑、油漆)。
2. 容器选择:优先使用陶坛或玻璃瓶,避免塑料容器。
3. 密封处理:蜡封或保鲜膜加固瓶口,防止挥发和污染。
注意事项
安全用量:高锰酸钾等化学处理需严格控制剂量,避免残留危害健康。效果限制:部分方法仅能减轻异味(如塑料味),无法完全根除。专业指导:严重异味酒建议咨询酿酒师或质检机构,避免盲目处理。通过上述方法,可有效改善白酒异味问题。更多细节可参考相关工艺文献或专业指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