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发酵阶段的原酒度数
自然发酵极限:普通酿酒酵母的酒精耐受度一般为12%-15%(体积浓度),因此发酵后的原酒(酒醅)通常为10-15度左右。原料影响:糖分含量高的原料(如糯米、高粱)可提高出酒率,但需确保糖化彻底,否则可能影响最终酒精度。2. 蒸馏后的酒精度调整
蒸馏原理:通过加热酒醅,酒精(沸点78℃)比水(沸点100℃)更易挥发,收集冷凝后的酒液可提高度数。分段接酒:酒头(初段):酒精度最高(可达70度以上),但含甲醇等杂质,建议弃去前50-100毫升以保安全。酒心(中段):纯净部分,酒精度50-65度,适合直接饮用或勾调。酒尾(末段):酒精度低于50度,含杂醇油,可回锅复蒸或用于调味。3. 最终建议酒精度
常规饮用:50-60度较适宜,口感醇厚且易于保存。长期储存:建议55度以上,高酒精度抑制细菌滋生,利于陈化。即饮偏好:若偏好柔和口感,可降至40-50度,但需尽快饮用避免变质。4. 注意事项
安全去甲醇:严格去除酒头(含甲醇较高),避免中毒风险。设备选择:使用专业蒸馏器(如不锈钢蒸馏锅),避免含铅或塑料部件。温度控制:蒸馏时保持文火慢蒸,避免剧烈沸腾导致杂质混入。合法合规:部分地区禁止家庭蒸馏白酒,需提前了解当地法规。5. 操作小贴士
勾调技巧:若酒精度过高,可用纯净水或低度酒尾稀释,但需计算比例(如60度酒加100ml水≈降5度)。风味优化:可尝试二次发酵或添加酒曲、花果等调整风味。通过合理控制发酵和蒸馏过程,结合个人口味调整,即可酿造出安全且适宜的家酿白酒。初次尝试建议从少量开始,逐步优化工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