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“八大名酒”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评选中有所变化,主要分为1963年评选的“老八大名酒”和1979年评选的“新八大名酒”。以下是具体名单及相关背景:
一、老八大名酒(1963年第二届评酒会)
由1963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评酒会评选,首次采用百分制对色、香、味进行综合评分,共选出8种白酒:
1. 五粮液(四川宜宾)
以高粱、大米、糯米、小麦、玉米五种粮食酿造,浓香型代表,总分93.21分位列榜首。
2. 泸州老窖特曲(四川泸州)
浓香鼻祖,依托明代1573年窖池群和传统酿造技艺,连续五届蝉联名酒称号。
3. 茅台酒(贵州茅台镇)
酱香型鼻祖,工艺复杂,以“12987”工艺(两次投料、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)闻名。
4. 汾酒(山西杏花村)
清香型代表,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,曾为北齐宫廷御酒,工艺以“清蒸二次清”为特色。
5. 西凤酒(陕西凤翔)
凤香型代表,融合清香与浓香特点,始于殷商,唐代称“柳林酒”。
6. 古井贡酒(安徽亳州)
浓香型,源于曹操进献的“九酝春酒”,以“色清如水晶,香醇似幽兰”著称。
7. 董酒(贵州遵义)
董香型代表,工艺独特,配方含130余种中草药,曾四次蝉联名酒。
8. 全兴大曲(四川成都)
浓香型,因香型误报为清香型导致后续落选新八大。
二、新八大名酒(1979年第三届评酒会)
1979年在大连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首次引入香型分类(浓、清、酱、米、其他香型),评选出8种白酒:
1. 茅台酒(酱香型)
蝉联名酒称号,工艺复杂且陈酿时间长,品牌价值长期领先。
2. 汾酒(清香型)
清香鼻祖,以“入口绵、落口甜”为特点,唐代杜牧诗句“牧童遥指杏花村”即指汾酒。
3. 五粮液(浓香型)
多粮酿造典范,凭借香气悠久、味醇厚的特点稳居高端市场。
4. 剑南春(浓香型,四川绵竹)
唐代“剑南烧春”为宫廷御酒,工艺以“低温发酵、陶坛贮存”为特色。
5. 古井贡酒(浓香型)
延续老八大地位,以安徽市场为根基向全国扩展。
6. 洋河大曲(浓香型,江苏宿迁)
新晋名酒,以“甜、绵、软、净、香”风格崛起,取代西凤酒入选。
7. 董酒(董香型)
唯一蝉联新老八大的小众香型酒,配方和工艺被列为国家秘密。
8. 泸州老窖特曲(浓香型)
凭借“窖香浓郁、清冽甘爽”风格持续保持名酒地位。
三、历史背景与争议
1. 评选标准演变:
2. 落选名酒的命运:
总结
中国八大名酒的评选反映了不同时期白酒工艺和市场格局的变化。老八大(1963年)和新八大(1979年)的差异体现了香型分类的重要性,而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等品牌凭借品质和文化传承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。若需了解具体品牌的历史或现状,可进一步查阅相关来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