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刷抖音时,你或许被直播间里举着酒杯的主播吸引过。一瓶标价千元的白酒,秒杀价仅需299元;进口红酒整箱不过百元,还送酒杯礼盒……消费者一边心动,一边疑惑:抖音上的酒,为什么总能击穿“地板价”?
渠道精简,成本“瘦身”
传统酒类销售需经过品牌、省级代理、经销商、商超或烟酒店等多个环节,每层加价约20%-30%。而抖音商家多数绕过中间商,直接对接酒厂或进口商,甚至自营品牌。一瓶成本50元的酒,传统渠道售价可能超200元,但在抖音,省下的“过路费”直接让利消费者,价格自然“跳水”。
流量为王,补贴换销量
抖音像一位精明的商人,深谙“低价引流”的法则。酒类直播间常被平台推上热门,吸引千万曝光。商家为争夺流量,不惜将利润压至5%甚至亏本销售——比如某酱香白酒品牌,通过“9.9元试饮装”吸引用户关注,后续再推高价产品盈利。这种“赔本赚吆喝”的策略,让消费者误以为“全网最低”,实则暗藏二次消费的钩子。
货源混杂,真假难辨
低价背后,也可能藏着“浑水摸鱼”。部分商家销售贴牌酒、定制酒,包装酷似名酒,实际是成本不足10元的基酒勾兑;另一些则利用“***”“尾货”名义,处理临期或瑕疵产品。一位业内人士透露:“抖音上某些百元6瓶的进口红酒,实际是保税区灌装的‘洗澡酒’,连原瓶进口都算不上。”
冲动消费,算法推波助澜
抖音的算法像个热情的推销员,精准捕捉你的每一次停留。当你多看了几眼酒类视频,系统便不断推荐类似直播间。主播们用“限时秒杀”“最后10单”的话术***下单,配以“买贵退差”“假一赔十”的承诺降低防备。在氛围烘托下,消费者往往来不及比价,便为“占便宜”而付款。
低价是门“技术活”
抖音上的低价酒,本质是渠道革命、流量博弈与消费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它让好酒更亲民,但也可能成为劣质产品的温床。作为消费者,面对“骨折价”时不妨多问一句:这瓶酒为何便宜?是成本优化,还是套路营销?毕竟,酒的价值不该只体现在价格标签上,更应回归品质与体验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