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生沙酒和糙沙酒

“生沙酒”和“糙沙酒”是中国传统酱香型白酒(如茅台酒)酿造工艺中的专业术语,主要与酿酒原料的处理和发酵过程相关。以下是它们的定义和区别:

1. 生沙酒

  • 定义
  • “生沙”中的“沙”指的是酿酒用的高粱(因其颗粒细小、颜色棕红如沙)。生沙是指未经蒸煮原粮高粱,即未加工的高粱原料。

    生沙酒和糙沙酒-图1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工艺作用
  • 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中,“下沙”是第一次投料的关键步骤(通常在重阳节前后进行)。生沙高粱经过润粮、蒸煮、摊晾、拌曲后,加入酒曲开始堆积发酵。这一阶段的原料称为“生沙”,发酵后形成的酒醅被称为“生沙酒醅”。

  • 酒质特点
  • 生沙酒通常指第一次发酵蒸馏出的酒,产量较低且口感较生涩,酸味和杂味较重,一般不直接作为成品酒,而是作为后续轮次酒的“引子”。

    2. 糙沙酒

  • 定义
  • “糙沙”是相对于“生沙”而言的,指经过初次蒸煮但未完全熟透的高粱(即半熟状态)。在工艺中,糙沙是第二次投料(通常在生沙发酵一个月后进行)。

    生沙酒和糙沙酒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工艺作用
  • 糙沙高粱与生沙酒醅混合后进行二次发酵。糙沙的加入能提供更多淀粉,促进后续多轮次取酒的效率和风味物质的积累。这一阶段的发酵产物称为“糙沙酒醅”。

  • 酒质特点
  • 糙沙酒是第二次蒸馏出的酒,口感较生沙酒更醇和,但依然带有辛辣感和微苦味,通常作为基酒的一部分,与其他轮次酒勾调使用。

    3. 区别与联系

    | 对比项 | 生沙酒 | 糙沙酒 |

    生沙酒和糙沙酒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|--|--|--|

    | 原料状态 | 未经蒸煮的原始高粱 | 蒸煮后未完全熟透的半熟高粱 |

    | 投料顺序 | 第一次投料(下沙) | 第二次投料(糙沙) |

    | 酒质特点 | 生涩、酸味重、杂味明显 | 较柔和但仍有辛辣感 |

    | 用途 | 作为后续发酵的“种子”酒醅 | 基酒组成部分,需勾调 |

    4. 工艺背景

    酱香型白酒(如茅台)采用“12987”工艺:一年生产周期、两次投料(下沙和糙沙)、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。生沙和糙沙是前两次投料的核心步骤,目的是通过分批处理高粱,逐步释放淀粉并积累风味物质,最终形成酱酒特有的复杂口感。

    生沙酒和糙沙酒是酱香型白酒酿造中不同阶段的产物,二者共同奠定了酒的基味,但需经过长期贮存和勾调才能成为优质成品酒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