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勾兑酒与酿造酒的国家标准是什么

在中国,勾兑酒(配制酒)与酿造酒发酵酒)的国家标准有明确区分,主要依据生产工艺、原料和成分进行规范。以下是两类酒的核心国家标准及关键区别:

一、酿造酒(发酵酒)国家标准

定义:以粮食、水果等为原料,通过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,不添加食用酒精及食品添加剂。

勾兑酒与酿造酒的国家标准是什么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常见类型:黄酒、葡萄酒、啤酒、清酒等。

核心标准

1. GB/T 13662-2018《黄酒》

勾兑酒与酿造酒的国家标准是什么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原料:水、大米、小麦等,禁止添加食用酒精。
  • 工艺:传统糖化、发酵、压榨工艺。
  • 标识:需标注“发酵酒”或“黄酒”。
  • 2. GB/T 15037-2006《葡萄酒》

  • 原料:100%葡萄或葡萄汁,禁止添加外源糖、色素、香精。
  • 工艺:纯发酵,不添加酒精(加强型葡萄酒除外)。
  • 3. GB/T 4927-2008《啤酒》

  • 原料:水、麦芽、啤酒花、酵母,无添加剂。
  • 工艺:发酵后过滤杀菌。
  • 二、勾兑酒(配制酒)国家标准

    定义:以酿造酒或食用酒精为基础,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。

    勾兑酒与酿造酒的国家标准是什么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常见类型:液态法白酒、固液法白酒、部分果酒等。

    核心标准

    1. GB/T 20821-2007《液态法白酒》

  • 原料:食用酒精(需符合GB 10343)、水、香精。
  • 工艺:酒精勾兑调味,无发酵过程。
  • 标识:必须标注“液态法白酒”。
  • 2. GB/T 20822-2007《固液法白酒》

  • 原料:≥30%固态法白酒基酒 + 食用酒精 + 香精。
  • 工艺:部分粮食发酵与酒精勾兑结合。
  • 标识:需注明“固液法白酒”。
  • 3. GB/T 27588-2011《露酒》

  • 原料:以蒸馏酒/发酵酒为基酒,加入可食用原料(如药材、水果)浸泡或调配。
  • 工艺:允许添加糖、色素等。
  • 三、关键区别

    | 项目 | 酿造酒 | 勾兑酒 |

    ||--||

    | 原料 | 纯粮食/水果,无添加剂 | 含食用酒精、香精、糖精等 |

    | 工艺 | 微生物自然发酵 | 酒精勾兑或部分发酵 |

    | 国家标准标识 | 标注“发酵酒”“固态法白酒”等 | 必须标注“液态法”“固液法”“露酒”等 |

    | 典型产品 | 茅台、绍兴黄酒、张裕葡萄酒 | 低价白酒、调味果酒、部分预调酒 |

    四、消费者注意事项

    1. 查看标签:产品类型栏必须标明“固态法”“液态法”或“固液法”。

    2. 配料表:酿造酒仅含粮食/水果和水;勾兑酒含“食用酒精”“食用香料”等。

    3. 价格参考:固态法白酒成本较高(如茅台、五粮液),低价酒(<50元)多为勾兑工艺。

    4. 感官鉴别:酿造酒口感醇厚、留香持久;勾兑酒可能有刺鼻酒精味或甜腻感。

    总结:中国国家标准对两类酒有严格界定,勾兑酒合法且安全,但风味与品质通常低于纯粮酿造酒。消费者可根据标签信息和自身需求选择,追求传统工艺可优先选择标注“固态法”或“发酵酒”的产品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