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自己做的酒酿有度数吗

1. 酒精产生的原理

酒酿发酵依赖于酒曲中的根霉菌和酵母菌:

  • 根霉菌:将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(糖化)。
  • 酵母菌: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(酒化)。
  • 2. 自制酒酿的酒精含量

  • 一般范围:未延长发酵的自制酒酿酒精含量通常在 1%-3% 之间,类似市售甜酒酿。
  • 极端情况:若持续发酵(如超过1周且密封),酒精含量可能升至 5%-8%,接近米酒。
  • 3. 影响酒精度的关键因素

  • 发酵时间
  • 24-48小时:甜味为主,酒精约1-2%(最佳食用期)。
  • 72小时以上:酒精显著增加,可达3-5%。
  • 温度
  • 25-30℃:酵母活跃,产酒速度快。
  • 低于15℃:发酵缓慢甚至停止。
  • 密封性
  • 开放容器:二氧化碳逸出,抑制酒精生成。
  • 密封容器:促进无氧发酵,酒精积累更快。
  • 4. 风险与注意事项

  • 食用后反应:即使2-3%的酒精,敏感人群(儿童、孕妇、酒精过敏者)可能出现不适。
  • 假酒酿风险:若污染杂菌(如醋酸菌),可能导致过度产酸或异味。
  • 发酵控制:可用冷藏(4℃以下)终止发酵,稳定酒精含量。
  • 5. 与传统酒类的区别

  • 米酒:发酵7-15天,酒精8-15%。
  • 黄酒:多次发酵+陈酿,酒精14-20%。
  • 酒酿:属于短时发酵的“初级酒类”,酒精度与啤酒接近但含糖量更高。
  • 建议:

    自己做的酒酿有度数吗-图1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若需控制酒精度,可在36小时内冷藏保存;
  • 发酵超过3天的酒酿应谨慎食用,避免酒精摄入过量。

    自己做的酒酿有度数吗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