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白酒质量评价的标准包括

一、感官评价标准

1. 色泽与透明度

优质白酒应无色或微黄,清澈透明,无悬浮物和沉淀物。浑浊或杂质被视为缺陷。

白酒质量评价的标准包括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香气特征

  • 香气类型:不同香型有特定香气要求,如酱香型需突出酱香、果香、花香等复合香气;浓香型需窖香浓郁。
  • 香气层次:分为溢香(香气四溢)、喷香(入口香气爆发)、留香(余香持久)。
  • 3. 口感与滋味

  • 基本味觉:需协调酸、甜、苦、咸、鲜五味,醇厚柔和,无***感。
  • 回味:优质酒应有持久、愉快的余味,如酱香型强调“回味悠长”。
  • 4. 风格(格)

    白酒质量评价的标准包括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综合色、香、味特征,判断是否符合特定香型的典型风格,如浓香型需体现“窖香浓郁、绵甜爽净”。

    二、理化指标

    1. 酒精度

    标注酒度需精确,误差不超过±1度。

    白酒质量评价的标准包括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2. 总酸与总酯

  • 总酸:影响酒体协调性,如酱香型优级酒总酸≥1.50g/L(贮存≤1年)。
  • 总酯:体现香气复杂度,如浓香型优级酒总酯≥2.50g/L。
  • 3. 特定酯类

    不同香型需突出关键酯类,如浓香型以己酸乙酯为主(≥60.0g/L),清香型以乙酸乙酯为主。

    4. 固形物

    反映酿造用水的质量,超标可能导致浑浊,液态法白酒对此无要求。

    三、卫生安全标准

    1. 甲醇

    谷类原料酒≤0.04g/100ml,薯类原料酒≤0.12g/100ml。

    2. 杂醇油

    60°酒中含量≤0.20g/100ml,过量易引起头痛等不适。

    3. 重金属

    铅含量≤1mg/L,防止毒性积累。

    4. 塑化剂

    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(DBP)≤0.3mg/kg,超标可能危害健康。

    四、生产工艺与香型分类

    1. 生产工艺规范

  • 酱香型:需高温制曲(顶温≥50℃)、石窖发酵≥30天。
  • 浓香型:强调固态发酵和蒸馏,无食用酒精添加。
  • 2. 香型标准

  • 基础香型:浓香(GB/T 10781.1)、清香(GB/T 10781.2)、米香(GB/T 10781.3)、酱香(GB/T 10781.4)。
  • 等级划分:优级与一级合并(如酱香型取消二级),理化指标随贮存时间调整。
  • 五、其他评价维度

    1. 窖藏时间

    部分酒类需长期贮存以提升品质,如酱香型基酒贮存≥3年。

    2. 包装与标识

    需清晰标注香型、等级、生产标准号(如GB/T 26760-2011更新为GB/T 10781.4-2024)。

    白酒质量评价是感官体验与科学检测的结合,国家标准(如GB/T 33404-2016感官导则、GB/T 10781系列香型标准)为其提供了系统框架。消费者可通过感官观察(如油滴测试、倒置酒花)辅助判断,而企业需严格遵循生产工艺与理化卫生标准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