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通用名称
1. 酒盅/酒杯
这是最普遍的称呼,特指容量较小的饮酒容器,通常为10-50毫升,适合慢饮细品。例如,茅台等高端白酒常配备的小容量品鉴杯,被称为“酒盅”。
2. 白酒杯
泛指专门为白酒设计的杯子,材质多为玻璃、陶瓷或水晶,杯型较小,便于聚拢香气,如水晶白酒杯、云吞杯(一口杯)等。
二、按材质与设计分类
1. 土陶杯
传统灰褐色粗陶制成,常见于农村或乡镇,追求质朴自然的饮酒风格,适合搭配农家菜。
2. 水晶透明酒杯
采用高纯度二氧化硅烧制,透明度高,杯壁薄,适合观察酒液色泽和挂杯现象,如醴铎(RIEDEL)等品牌的无铅水晶杯。
3. 品鉴杯(标准杯)
专为品酒设计,如茅台的配套小杯,杯口收窄以聚集香气,容量约10-15毫升,突出酒体层次感。
4. 高脚杯
部分高端白酒品鉴会使用高脚杯,如清河杯、葵花杯等,兼具优雅造型与功能性,适合展现酒液颜色和香气。
三、文化与传统名称
1. 八仙杯/夜光杯
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酒杯名称,如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,现代亦有仿古设计的陶瓷或玉石酒杯。
2. 樽/爵
古代青铜酒器名称,如樽(敞口高颈)、爵(三足饮酒器),现多作为文化符号或装饰品。
3. 如意杯/云吞杯
现代设计名称,如意杯带握柄,云吞杯为厚底玻璃材质,容量15-30毫升,适合中式“一口干”习惯。
四、品牌与特色款式
1. 茅台品鉴杯
茅台酒附赠的小酒杯,容量约5-10毫升,杯身印有品牌标志,兼具防伪和聚香功能。
2. 分酒器套装
包含分酒壶和小酒杯的套装,如CLITON、曼薇等品牌,适合正式酒局,方便分酒与品鉴。
五、地域与习俗差异
白酒杯的名称与设计融合了实用性与文化内涵,从古代“樽”“爵”到现代“品鉴杯”,其演变反映了饮酒习惯与工艺的进步。选择时可根据场景(日常饮用、品鉴、宴席)和酒品特性(如酱香型需聚香杯)灵活搭配,兼顾功能与传统美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