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在抖音刷到一瓶标价9.9元的“茅台镇原浆酒”,或是直播间里“买一箱送一箱”的“某大牌平替”白酒时,是否也曾心动又怀疑——这么便宜的酒,到底是真还是假?
价格背后的成本秘密
白酒的定价并非简单的“原料+包装”。传统品牌的高价往往包含品牌溢价、渠道分成和广告费用,而抖音商家通过精简供应链(如贴牌生产、去中间商)降低成本。例如,一些“网红白酒”直接由小酒厂代工,省去品牌运营费用,售价自然更低。但低价也可能意味着品质缩水,比如用食用酒精勾兑而非纯粮酿造。
“贴牌”与“擦边球”的灰色地带
许多抖音低价酒实为“贴牌产品”——商家注册一个品牌,委托酒厂生产,包装成“高端同源”的假象。更有甚者,通过模仿名酒包装、打“茅台镇”“泸州老窖”产地擦边球,误导消费者。这类酒虽非假酒,但品质与宣传常有差距,甚至存在生产资质不全的问题。
直播间的“冲动消费陷阱”
抖音直播通过限时折扣、主播话术(如“亏本冲销量”“厂家直销”)***冲动下单。主播常夸大口感或年份,却避谈具体执行标准(如GB/T20821为液态法白酒,即食用酒精勾兑)。消费者在氛围渲染下,容易忽略查看产品详情,为低价买单后才发现“货不对板”。
平台监管的“双刃剑”
抖音虽对假货有处罚机制,但海量商品让审核难以全覆盖。部分商家利用“先上架后投诉”的漏洞,或通过私下交易逃避监管。白酒属于食品类,理论上需展示生产许可证等信息,但许多低价酒链接详情页信息模糊,消费者***成本高。
如何辨别真假“性价比”?
真低价酒未必是假酒,但需理性判断:一看资质(生产许可证、产品标准号);二查渠道(是否官方旗舰店);三比口碑(用户真实评价)。例如,售价低于30元的“纯粮酒”基本不符合成本逻辑,而标榜“十年陈酿”却售价百元内的酒,大概率是营销噱头。
抖音低价白酒并非全是假货,但“便宜”背后往往隐藏着品质妥协或营销套路。作为消费者,切勿被“全网最低价”冲昏头脑,学会辨别信息、理性消费,才能真正守住钱包和健康。毕竟,酒是喝进肚子的东西,比起省下的几十块钱,安全和口感才更值得买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