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清香型白酒标准评语

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根据其感官特征(色泽、香气口感、风格等)制定的专业评价体系,旨在科学、客观地描述其品质特点。以下是基于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的详细评语分类及解读:

一、国家标准中的核心评语(GB/T 10781.2)

根据《清香型白酒》国家标准,其感官评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
清香型白酒标准评语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1. 外观

  • 标准描述:无色或微黄,清亮透明,无悬浮物、无沉淀、无杂质。
  • 解读:优质清香型白酒需具备清澈透明的酒体,杂质和沉淀物被视为品质缺陷。
  • 2. 香气

  • 标准描述:清香纯正,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雅、协调的复合香气(如陈香、粮香、曲香、果香、花香等),空杯留香持久。
  • 等级差异
  • 特级:香气层次丰富,包含陈香、坚果香等复杂香型,空杯留香持久。
  • 优级:香气协调,但复杂度略低于特级,空杯留香长。
  • 一级:香气较单一,空杯有余香但短暂。
  • 3. 口感

    清香型白酒标准评语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标准描述:入口绵甜,香味协调,醇厚爽冽,尾净香长。
  • 等级差异
  • 特级:口感“丰满细腻”,回味绵延悠长。
  • 优级:醇厚爽净,回味悠长。
  • 一级:口感较单薄,回味短。
  • 4. 风格

  • 标准描述:具有本品的独特风格(特级)、典型风格(优级)或明显风格(一级)。
  • 二、新旧国标评语对比(2023年修订版)

    2023年实施的《清香型白酒》新国标(GB/T 10781.2-2022)对评语进行了细化调整:

    1. 取消“乙酸乙酯为主体香”的表述:更强调自然复合香(如陈香、粮香等),弱化单一酯类香气的描述。

    清香型白酒标准评语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2. 增加特级等级:通过香气复杂度、口感层次等区分高端产品,例如特级酒需具备“陈香”“烘烤香”等。

    3. 感官术语通俗化:引入“果香”“花香”等具象词汇,便于消费者理解。

    三、品鉴术语扩展

    在实际品鉴中,评语还包括以下细节:

    1. 香气特征

  • 纯正度:清香雅郁(优级)、略带杂味(一级)。
  • 复杂度:特级酒可能兼具坚果香、蜜香等。
  • 2. 口感细节

  • 初入口有短暂辛辣感,后转为绵甜(因酒精度较高)。
  • 余味需“爽净”,无苦涩或杂味。
  • 3. 风格概括:以“清、正、甜、净、长”为核心,强调“清字当头,净字到底”。

    四、典型缺陷评语

    若酒体不符合标准,常见包括:

  • 香气:清香不足、带焦糊味或异香。
  • 口感:后味短、涩味明显、饮后上头。
  • 风格:偏离典型特征(如浓香或酱香干扰)。
  • 清香型白酒的评语体系既体现了传统工艺的标准化要求(如“一清到底”的工艺特征),也适应了市场对高端化、多样化的需求(如特级酒的复杂香气)。消费者可通过评语中的“清雅”“绵甜”“尾净”等关键词判断其品质等级,而新国标的修订进一步推动了品鉴术语的通俗化与国际化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