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白酒可以拿去杂货店卖吗现在

清晨的阳光刚洒在街角杂货店的玻璃柜台上,老板老张正盘算着要不要在货架上添几瓶白酒。隔壁老王提着两瓶二锅头路过,嘴里念叨着:"这年头,哪儿不能买酒?"但白酒真的能像酱油、纸巾一样,轻松走进杂货店的日常货架吗?答案或许比想象中复杂。

法规政策:明确销售门槛

白酒想要进入杂货店,首先要跨过"证件关"。根据我国《食品安全法》和酒类流通管理规定,杂货店需持有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并明确标注"酒类销售"范围,同时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。若店铺面积不足30平方米或位于学校周边,还可能面临额外限制。例如,某地社区便利店因未在许可证中添加酒类项目,被监管部门罚款2万元——白酒的"入场券",从来不是想领就能领。

白酒可以拿去杂货店卖吗现在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市场需求:匹配消费场景

杂货店的货架寸土寸金,白酒必须证明自己的"存在价值"。数据显示,70%的杂货店顾客选择白酒时更关注50元以下的低端产品,且多为临时性购买。一家开在老旧小区的夫妻店,靠售卖小瓶装牛栏山,月均增收800元;而写字楼旁的便利店,白酒却常年积灰。这就像白酒界的"适者生存法则":只有符合"即买即饮""价格亲民"特质的酒,才能在这个战场存活。

渠道博弈:与传统商超抢地盘

杂货店货架上的白酒,正悄悄改变行业格局。某品牌125ml小酒通过便利店渠道,年销量突破3000万瓶,相当于抢走传统超市15%的市场份额。这种"蚂蚁搬家"式的销售,让酒企开始重新设计包装:旋盖取代木塞,塑封替代礼盒,甚至推出200ml以下的"口袋酒"。毕竟,在杂货店的战场上,便利性才是硬通货。

品牌定位:高端酒的"水土不服"

茅台镇某酒厂曾尝试将定价588元的酱酒铺进社区小店,结果三个月只卖出7瓶。反观定价19.9元的江小白小方瓶,却在便利店创下单日售罄纪录。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:杂货店如同白酒的"素颜考场",没有华丽包装和故事加持,消费者只认"性价比"这张脸。

白酒可以拿去杂货店卖吗现在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消费习惯:中老年的"信任壁垒"

50岁以上的白酒主力消费群体,至今仍保持着"专卖店保真"的执念。调研显示,仅有23%的中老年人愿意在杂货店购买超百元的白酒,而年轻人对此的接受度高达61%。这种代际差异就像无形的玻璃墙——杂货店要打破这面墙,或许需要时间的酝酿,或者一场消费观念的"陈年窖变"。

风险挑战:看不见的暗流涌动

某连锁便利店曾因店员疏忽,将临期白酒与新货混放,导致顾客投诉。更严峻的是,个别店铺为追求利润,默许"山寨酒"混入货架。这些风险如同白酒瓶身的裂痕,稍有不慎就会让整个销售体系***。建立严格的品控流程和溯源系统,已成为杂货店卖酒的必修课。

白酒走进杂货店,既是传统行业拥抱新渠道的突围战,也是消费市场细分化的缩影。从法规准入门槛到消费场景适配,从品牌战略调整到风险防控,这场变革考验着每个参与者的智慧。就像老张最终在货架第二层摆上了小瓶装红星二锅头——既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,更需懂得"什么酒配什么杯"的生存哲学。毕竟,在这个连酱油都讲故事的年代,白酒的杂货店之路,注定是一场理性与情怀交织的修行。

白酒可以拿去杂货店卖吗现在-图3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