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原料不同
以高粱、小麦、大米、玉米等粮食为原料,通过传统固态发酵工艺酿造而成。原料中不含非粮食物质。
以食用酒精(可能来自薯类、糖蜜等非粮作物)为基础,添加香精、甜味剂等化学添加剂勾兑而成。部分酒精酒会混合少量粮食酒(固液法)。
2. 生产工艺不同
采用固态发酵工艺,包括蒸煮、糖化、发酵、蒸馏、陈酿等复杂步骤,生产周期长(如酱香型白酒需1年以上)。
以液态法(食用酒精勾兑)或固液法(食用酒精+少量粮食酒)为主,生产周期短(几天到几周),依赖化学添加剂模拟粮食酒风味。
3. 口感与香气
香气自然、层次丰富(酯类等物质多),入口醇厚,回味悠长,空杯留香持久。
香气刺鼻(香精味明显),口感单薄,可能有***性辣味,饮后口干、易上头,空杯留香短暂。
4. 健康影响
代谢产物主要为水和二氧化碳,杂醇油(导致头痛的物质)含量低,适量饮用不易宿醉。
食用酒精纯度低(可能含杂质),化学添加剂可能加重肝脏负担,易引发头痛、恶心等不适。
5. 成本与价格
原料成本高,工艺复杂,陈酿时间长,价格普遍较高(如茅台、五粮液等)。
原料(薯类酒精)和工艺成本低,价格低廉(常见于低价瓶装酒或散装酒)。
6. 执行标准
通过产品标签的“执行标准”可初步判断:
如何辨别粮食酒与酒精酒?
1. 看配料表:粮食酒仅有水、粮食;酒精酒含“食用酒精”“香精”等。
2. 手搓法:搓酒液后闻,粮食酒有粮香或糟香,酒精酒有刺鼻化学味。
3. 加水法:粮食酒加水变浑浊(酯类析出),酒精酒仍清澈。
4. 烧碱实验:粮食酒加热后呈黄色,酒精酒颜色变化小(需专业操作)。
总结
粮食酒是传统工艺的产物,注重自然发酵与风味层次,适合品鉴和长期饮用;酒精酒成本低、生产快,但口感和健康性较差。消费者可根据需求选择,但建议优先选择纯粮酒,并注意适量饮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