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名酒郎酒的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(一说1904年),其正式以“郎酒”命名的商品化生产则始于1933年。以下是其发展历程的关键节点:
1. 起源阶段(1903-1933年)
郎酒的雏形始于清末商人邓惠川在四川古蔺县二郎镇创办的“絮志酒厂”(1903年或1904年)。后更名为“惠川糟房”(1924年),并引入贵州茅台酒师张子兴的工艺,采用茅台“回沙工艺”酿造出“回沙郎酒”,奠定了酱香型基础。1933年,雷绍清创办“集义糟房”,融合茅台与本地技术,正式以“郎酒”命名产品,标志着郎酒作为商品品牌的诞生。
2. 历史传承与恢复生产(20世纪中叶)
新中国成立后,郎酒一度停产。1957年,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恢复生产,成立“地方国营郎酒厂”,并派人赴茅台学习工艺,重新启用传统酿造技术。此后,郎酒逐步成为与茅台齐名的酱香型白酒代表,被誉为“赤水河畔的姐妹花”。
3. 工艺与品牌发展
4. 现代扩张与成就
截至2025年,郎酒已发展为年产能超7万吨、储酒量达26.5万吨的行业龙头,并规划建设世界级酒庄,目标成为兼香型白酒领导者。其品牌价值及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,多次获得“中国名酒”称号,并参与制定国家酱香型白酒标准。
总结:郎酒的历史始于20世纪初的“回沙郎酒”,1933年正式定名,历经百年传承与革新,成为与茅台齐名的中国酱香型白酒代表。其发展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品牌战略,是赤水河畔酒文化的瑰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