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初期发酵阶段(前3-5天)
频率:每天放气1-2次。原因:此时酵母活跃,糖分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,容器可能快速膨胀。操作:轻轻拧开/打开容器盖子,听到气体释放的“嘶嘶”声后,等待几秒再重新密封。避免完全敞开,减少氧气和杂菌进入。2. 中后期发酵(5天后)
频率:逐渐减少至每天1次,或根据产气情况调整。判断依据:若容器无明显膨胀或气泡产生减少,可降低放气频率。3. 注意事项
安全第一:若容器鼓胀严重,立即放气,避免爆炸风险。卫生防护:放气前用酒精消毒瓶口和工具,防止污染。观察发酵状态:当气泡极少(约2周后),可停止放气,进入静置阶段。4. 推荐工具
使用带单向水封阀的发酵瓶,可自动排气,无需手动操作,更安全省心。附:发酵成功标志
酒液逐渐分层,果肉下沉。气泡减少,酒味浓郁,无明显酸腐异味。遵循以上步骤,可确保发酵安全并提升成功率。若长时间存放,建议将酒液过滤后装入密封瓶,冷藏保存以延缓发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