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品鉴白酒

品鉴白酒是一门融合感官体验与文化底蕴的技艺,需要从视觉、嗅觉、味觉等多维度综合感受。以下为专业品鉴步骤及要点:

一、观色辨光

1. 观察色泽:将酒液倒入透明玻璃杯,倾斜45°观察。优质白酒呈无色或微黄(陈年老酒更明显),纯净无悬浮物。

品鉴白酒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旋转挂杯:轻转酒杯,观察酒液附着杯壁形成的「酒泪」。53°左右的酱香型酒挂杯明显,但需注意挂杯与品质无必然关联。

二、闻香识韵

1. 静态初嗅:杯口距鼻1-2cm轻嗅,捕捉前香(如茅台有酱香、烘焙香)。

2. 动态深闻:逆时针晃杯后深嗅,分辨香气层次:

品鉴白酒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主体香型:酱香(焦糊香)、浓香(窖泥香)、清香(青苹果香)
  • 复合香:老酒陈香、花果蜜甜香、曲药香
  • 3. 异常判别:刺鼻酒精味(新酒未陈化)、霉味(储存不当)、油哈味(酯类氧化)

    三、品鉴三阶段

    1. 初段触感:0.5-2ml含于舌面,感受:

  • 绵柔度(洋河)vs 爆烈感(老白干)
  • 甜味阈值(0.7%vol糖度感知明显)
  • 2. 中段绽放:酒液铺满口腔,重点体验:

    品鉴白酒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酸酯平衡(优质酒总酸≥1.0g/L,总酯≥2.0g/L)
  • 层次递进(如五粮液的「前浓中清后酱」)
  • 3. 尾段余韵:吞咽后闭口呼气:

  • 余味长度(顶级酱香持续15分钟以上)
  • 喉韵表现(热而不灼为佳)
  • 四、专业参数参照

    1. 风味:参照GB/T 33405-2016白酒风味物质阈值标准

    2. 酒体指标

  • 酒精度偏差±1%vol为优级
  • 总酸总酯比1:2.5-3.5为协调
  • 五、环境控制要点

    1. 室温20-25℃(低温会抑制呈香物质挥发)

    2. 使用郁金香杯(ISO标准杯型)

    3. 品鉴前1小时禁食***性食物

    六、陈年鉴别技巧

    1. 观察酒花:53°酒液剧烈摇晃后,陈酒酒花细密均匀,持续时间>20秒

    2. 手搓法:滴酒掌心揉搓,老酒酸酯味明显,新酒酒精味突出

    品鉴时建议横向对比不同香型,如同时品鉴茅台(酱香)、泸州老窖(浓香)、汾酒(清香),感受风格差异。每次品评不超过3款,避免感官疲劳。掌握这些科学方法与经验技巧,可系统提升对白酒品质的鉴赏能力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