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白酒脱醇原理是什么

白酒脱醇是指通过特定技术手段降低白酒中的乙醇含量,同时尽可能保留其风味物质。其原理主要基于乙醇与其他成分(如水、酯类、酸类等)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差异,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:

1. 真空蒸馏法(低温蒸馏)

  • 原理:在低压环境下降低乙醇的沸点(常压下乙醇沸点78°C,水100°C)。通过真空环境(如压力降至0.1-0.2 bar),乙醇可在30-40°C蒸发,从而与高沸点的风味物质(如酯类、酸类)分离。
  • 优点:低温操作减少热敏性风味物质的损失。
  • 缺点:设备成本高,部分小分子酯类可能随乙醇挥发。
  • 2. 膜分离技术

  • 原理:利用反渗透(RO)或纳滤(NF)膜的孔径选择性分离。乙醇分子(约0.44 nm)比大部分风味物质(如己酸乙酯约1.2 nm)小,可通过膜孔被截留或分离。
  • 优点:常温操作,保留风味效果较好。
  • 缺点:膜易污染,处理效率较低,成本较高。
  • 3. 吸附

  • 原理:使用活性炭、分子筛等多孔材料选择性吸附乙醇。例如,改性分子筛通过孔径和表面极性差异吸附乙醇分子。
  • 优点:操作简单,能耗低。
  • 缺点:可能吸附部分风味物质,需精准控制吸附条件。
  • 4. 生物脱醇

  • 原理:利用微生物(如酵母菌突变株)或酶(如乙醇脱氢酶)将乙醇转化为乙醛或乙酸。
  • 优点:环保,反应条件温和。
  • 缺点:副产物可能影响口感,工业化应用难度大。
  • 5. 稀释法

  • 原理:直接加水稀释降低酒精度,再通过调配恢复风味。
  • 优点:成本低,操作简单。
  • 缺点:风味物质浓度同步降低,口感易变淡。
  • 技术难点与挑战

  • 风味保留:白酒中酯类、酸类等微量成分对风味至关重要,需避免高温或化学处理破坏。
  • 效率与成本:膜分离和真空蒸馏设备投入大,适合规模化生产;吸附法需解决选择性问题。
  • 法规标准:脱醇后产品需符合酒类相关标准,如酒精度低于0.5%vol可归类为“无醇”。
  • 应用场景

  • 低度白酒:通过脱醇调整酒精度至20-40%vol,迎合健康饮酒趋势。
  • 无醇调味酒:用于食品加工或特殊消费群体。
  • 白酒脱醇技术需综合权衡风味保留、成本和效率,目前以真空蒸馏和膜分离为主流研究方向。

    白酒脱醇原理是什么-图1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  白酒脱醇原理是什么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