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白酒发霉是什么原因

一、原辅料污染

1. 原料霉变

若酿酒使用的粮食(如高粱、小麦)在储存过程中受潮霉变,霉菌代谢产物会直接进入酒醅,导致酒体带有霉味。

白酒发霉是什么原因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水源或酒曲问题

受污染的酿造水源或质量差的酒曲可能携带霉菌孢子,污染发酵过程。

二、生产过程污染

1. 窖池管理不当

白酒发霉是什么原因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窖池若出现“烧包漏气”(密封不严或温度失控),霉菌可能侵入发酵环境,导致酒体霉变。

2. 设备卫生问题

酿酒容器未彻底清洁(如残留油渍、污垢)或接触不洁工具,易滋生霉菌。

白酒发霉是什么原因-图3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三、储存环境不当

1. 高温高湿

白酒长期存放于温度超过30℃或湿度高于70%的环境中,瓶盖、标签等外部包装易发霉,甚至污染酒液。

2. 密封性差

瓶盖未拧紧或酒坛裂缝导致空气进入,霉菌随氧气侵入酒体繁殖。

3. 通风不良与异味污染

地下室等不通风环境易积累湿气和霉菌孢子;存放处若有樟脑丸等异味物品,也可能间接污染酒液。

四、包装问题

1. 瓶口或酒盒受潮

酒盒在运输或储存中受潮发霉(尤其是南方梅雨季),霉菌可能通过瓶口缝隙渗入酒液。

2. 长期存放的老酒

年份酒若密封不严,外部灰尘与湿气在瓶口堆积形成霉斑,虽内部酒液可能未变质,但需清洁后饮用。

五、自酿操作不当

1. 容器污染或接触空气

自酿时容器未消毒或酒液暴露过多空气(如过滤时),醋酸菌等霉菌滋生,表面形成白膜。

2. 温度控制失误

发酵温度过高(如超过30℃)会加速根霉菌等繁殖,产生白毛状菌丝(虽部分无害,但可能影响口感)。

六、白酒的特殊性

理论上,白酒的高酒精含量可抑制霉菌生长,但以下情况例外:

  • 酒精挥发:密封不严导致酒精浓度下降,失去抑菌作用,霉菌趁机繁殖。
  • 外部污染:包装或瓶口附着的营养物质(如糖分残留)为霉菌提供滋生条件。
  • 处理建议

  • 轻微霉味:转移至干燥通风处,用活性炭吸附或勾兑正常白酒稀释。
  • 严重霉变:若酒体浑浊或异味明显,建议停止饮用。
  • 预防措施:选择纯粮酒、密封储存(如蜡封或热缩膜)、控制温湿度(15-25℃,湿度70%以下)。
  • 总结来看,白酒发霉的关键在于外部污染与储存条件失控,而非酒体本身易霉变。正确处理密封与环境问题可有效避免霉变风险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