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如何增加白酒中的甜感

一、原料选择与预处理

1. 高淀粉/多糖原料

  • 选用含支链淀粉较高的原料(如糯米、粳米),发酵时产生更多可溶性糖和甘油,增强酒体绵甜感。
  • 添加少量甜味辅料(如荞麦、玉米),其含有的植酸在发酵中可转化为甜味物质
  • 2. 糖化工艺优化

    如何增加白酒中的甜感-图1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延长低温糖化时间(25-30℃),促进淀粉酶充分分解多糖为可发酵糖,同时保留部分未发酵糖分。
  • 二、发酵工艺调控

    1. 酵母菌种选择

  • 选用产甘油酵母(如耐高渗酵母菌株),其代谢可生成甘油(甜度约为蔗糖的0.6倍),增加醇厚甜感。
  • 搭配产酯酵母(如汉逊酵母),生成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,与糖类协同提升甜味感知。
  • 2. 控温发酵

  • 前缓期(28-32℃)延长至72小时,促进功能性微生物代谢,积累多元醇类物质(如***糖醇)。
  • 三、蒸馏与陈酿优化

    1. 分段摘酒精准控制

    如何增加白酒中的甜感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提高“中段酒”摘取比例(酒精度60-65%vol),该馏分富含乳酸乙酯、丁酸乙酯等甜味关联物质。
  • 降低蒸馏气压,减缓蒸发速度,减少低沸点醛类(苦味物质)的馏出。
  • 2. 陈酿增甜技术

  • 陶坛储存时添加预处理橡木片(0.5-1g/L),木质素降解产物(香兰素等)可赋予焦甜风味。
  • 控温老熟(15-20℃)6个月以上,促进酸酯平衡,乙醇分子与水结合更紧密,口感趋甜。
  • 四、勾调与风味修饰

    1. 天然甜味物质添加

  • 使用国标允许的天然甜味剂(如甘草酸三钾,添加量≤0.3g/L),提升甜感不掩盖酒香。
  • 添加0.1-0.2%的蜂蜜(需预处理去除杂质),其果糖和葡萄糖可柔和酒体。
  • 2. 酒体协同设计

    如何增加白酒中的甜感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以乙酸乙酯:乳酸乙酯≈1:0.8的比例调整酯类构成,强化甜味感知阈值。
  • 控制总酸在0.8-1.2g/L(以乙酸计),酸度过低甜感显腻,过高则抑制甜味。
  • 五、感官欺骗技术

    1. 香气增效

  • 微量添加β-苯乙醇(≤50mg/L),其玫瑰香气可增强大脑对甜味的心理感知。
  • 2. 物理处理

  • 超滤技术(0.22μm膜)去除大分子杂醇油,降低辛辣感间接凸显甜味。
  • 注意事项

    1. 遵循GB 2757-2012蒸馏酒卫生标准,严禁添加糖精钠、甜蜜素等非食用物质。

    2. 甜感提升需与酸、酯、醛等成分保持协调,建议通过GC-MS分析和感官品评双重验证。

    通过上述多维度技术整合,可在不破坏白酒典型风格的前提下,科学提升甜感表现。实际生产中建议以2%梯度进行小试,逐步优化至理想口感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