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态酿酒技术标准规范要求通常涵盖原料选择、工艺流程、质量控制、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,以确保产品品质、食品安全和工艺合规。以下是主要技术规范要求:
一、原料要求
1. 粮食原料
主料:高粱、大米、小麦、玉米等应符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(如GB 1351、GB/T 17891等),水分≤14%,杂质≤1%,无霉变、无污染。辅料:稻壳、谷糠等需经清蒸处理,去除异味和杂质。2. 水源
酿造用水需符合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 5749),硬度适中,无重金属超标。二、制曲工艺
1. 曲种选择
根据香型(如酱香、浓香、清香)选用大曲、小曲或麸曲,菌种需符合国家标准(如GB 20287)。2. 制曲条件
温度控制:曲房温度分阶段调控(如培菌期、排潮期),避免杂菌污染。储存:成品曲需陈放≥30天,水分≤12%。1. 窖池管理
窖池材质:传统泥窖(浓香型)或石窖、砖窖(酱香型),需定期维护窖泥微生物活性。入窖条件:粮醅疏松,分层入窖,控制酸度(pH 3.5~5.0)和淀粉浓度。2. 发酵控制
温度:发酵温度根据香型调控(如酱香型高温发酵达45~50℃,清香型中温≤35℃)。发酵周期:酱香型≥30天,浓香型45~60天,清香型7~15天。四、蒸馏工艺
1. 蒸馏设备
使用传统木甑或不锈钢蒸馏器,确保蒸汽均匀渗透,避免焦糊。2. 分段取酒
掐头去尾:去除头酒(甲醇含量高)和尾酒(杂醇油含量高),保留优质中段酒。酒精度控制:基酒酒精度≥60%vol(部分香型要求更高)。五、陈酿与勾调
1. 储存陈酿
容器:陶坛、不锈钢罐或木桶,需密封避光,环境温度10~25℃,湿度70%~80%。陈酿时间:酱香型≥3年,浓香型≥1年,清香型≥6个月。2. 勾调标准
基酒组合:不同轮次、年份基酒按比例调配,禁止添加非发酵呈香物质(如香精)。酒精度:成品酒精度应符合相应香型标准(如GB/T 26760酱香型、GB/T 10781浓香型)。六、质量检验
1. 理化指标
酒精度、总酸、总酯、固形物等符合国家标准(如GB 2757、GB 2760)。甲醇≤0.6g/L,(木薯原料)≤8mg/L。2. 感官要求
色泽清澈透明,无悬浮物;香气纯正,无邪杂味;口感协调,符合香型特征。3. 卫生指标
重金属(铅≤0.5mg/kg)、塑化剂(如DBP≤0.3mg/kg)、微生物等符合GB 2757。七、安全与环保
1. 生产安全
防火防爆:酒精蒸气浓度监控,设备防静电处理。废弃物处理:酒糟需资源化利用(如饲料),废水处理达标(COD≤500mg/L)后排放。2. 卫生管理
车间清洁消毒,设备定期维护,人员健康证齐全。八、相关国家标准
GB/T 10781(浓香、清香型白酒)GB/T 26760(酱香型白酒)GB 2760(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)GB 7718(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)以上规范需结合具体香型和企业工艺特点灵活调整,同时需定期更新以适应行业技术进步和法规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