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品鉴白酒的流程有哪些

品鉴白酒是一项结合感官体验与专业知识的活动,需通过视觉、嗅觉、味觉和综合感受逐步解析酒的品质。以下是详细流程及注意事项:

一、准备工作

1. 环境要求

品鉴白酒的流程有哪些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光线充足(自然光最佳),避免异味干扰,温度控制在20-25℃。
  • 使用透明郁金香杯或专业白酒杯,便于聚香。
  • 2. 酒样处理

  • 开瓶后静置5-10分钟,让酒液与空气接触释放香气
  • 倒酒至杯身1/3处,留出足够空间让香气挥发。
  • 二、视觉品鉴

    1. 观察色泽

  • 优质白酒通常清澈透明,陈年酒可能微黄(如酱香型)。晃动酒杯检查是否有悬浮物。
  • 2. 挂杯现象

    品鉴白酒的流程有哪些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缓慢旋转酒杯,观察酒液沿杯壁流下的速度(“酒泪”)。挂杯明显通常表明酒体醇厚、酒精度较高,但并非绝对品质标准。
  • 三、嗅觉品鉴

    1. 初嗅(静态闻香)

  • 杯口距鼻1-2厘米,轻嗅初步香气,分辨主体香型(如粮香、曲香、果香)。
  • 2. 深嗅(动态闻香)

  • 晃动酒杯后深吸,捕捉层次感:
  • 前调:挥发性强的酯类香气(如乙酸乙酯的果香)。
  • 中调:发酵产生的复合香(如窖香、糟香)。
  • 后调:陈酿带来的木质或焦香(如酱酒的焦糊香)。
  • 注意是否有刺鼻酒精味或杂味(如硫味、霉味),可能暗示工艺缺陷。
  • 四、味觉品鉴

    1. 小口啜饮

    品鉴白酒的流程有哪些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含2-3ml酒液于舌面,缓慢铺开,感受不同区域的***:
  • 舌尖:甜味敏感区
  • 舌侧:酸味
  • 舌根:苦味
  • 优质白酒应酸甜苦辣协调,无突兀感。
  • 2. 层次分析

  • 前味:入口瞬间的爆发感(如绵甜或醇厚)。
  • 中味:主体风味(酱香的焦香、浓香的窖香)。
  • 余味:咽下后的回甘与香气持久度(余味悠长为佳)。
  • 3. 酒体评价

  • 厚度:如水般单薄或油润绵密。
  • ***性:酒精灼热感是否被风味包裹,吞咽是否顺滑。
  • 五、综合品评

    1. 平衡度

  • 香气、口感是否协调,有无某一要素(如酸度、酒精感)过于突出。
  • 2. 风格辨识

  • 判断所属香型(如酱香、浓香、清香)及典型性,是否体现产地工艺特点。
  • 3. 陈年潜力

  • 通过风味复杂度预判是否适合长期储存(如高度纯粮酒更耐陈放)。
  • 六、记录与对比

  • 使用品酒笔记记录感官体验,横向对比同类型酒款,提升辨识能力。
  • 参考标准:如GB/T 33404-2016《白酒感官品评导则》中的评分体系。
  • 注意事项

  • 避免空腹品鉴,可搭配淡味食物(如苏打饼干)清口。
  • 品鉴间隔用清水漱口,防止味觉疲劳。
  • 不同香型需调整侧重点:清香酒注重纯净度,酱香酒侧重层次复杂度。
  • 通过系统训练,可逐步掌握通过细微差异判断酒体品质、工艺水平及真伪的能力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